喀什——歌舞之乡

来源:新疆网原创作者:孙玉华2014年03月01日 17:21:23

  新疆网讯 喀什,一个被誉为瓜果之乡、长寿之乡、玉石之乡的美丽地方,它还有一个不能不提的名字——歌舞之乡。喀什有句谚语:“会说话就会唱歌,会走路就会跳舞。”而这,是所有喀什人最骄傲的地方。喀什的民族歌舞独放异彩,成为中华民族乐舞艺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能歌善舞是维吾尔族人的天性,他们无论男女老幼,情之所动,兴之所至,都会翩翩起舞,引吭高歌,这让歌舞之乡的喀什一年四季都莺歌燕舞。现在让我们一起揭开喀什歌舞的神秘面纱!

  刀郎舞

  刀郎舞属于刀郎文化,又称“刀郎赛乃姆”,主要表现刀郎人狩猎过程。歌手引吭高歌,“哎呀呀”呼唤人们准备打猎,舞者双手左右摆动、左右半转,表现猎人将浓密的灌木拨开寻找猎物。女舞者时而高举右手,时而高举左手,为男猎手举火把照明。舞者忽而似弯弓欲射,发现猎物冲上去展开搏斗的舞姿,狩猎胜利,舞蹈的气氛热烈而欢快,表现出刀郎人男女共同维系生存的默契情爱。

  在南疆叶尔羌河中下游的两岸,有一片美丽富饶的绿洲,这就是麦盖提县,闻名天山南北的刀郎舞之乡,这里的男女老少都会跳刀郎舞。在节假日,在丰收之后,在婚礼上,在喜庆之时,能歌善舞的人们便成群结队地聚集在一起,跳起刀郎舞。刀郎舞是维吾尔族的一种民间舞蹈,它历史悠久,形式完整,具有浓郁的边塞气息和风格。舞姿开朗大方,粗犷矫健,使人欢乐,给人以力量和鼓舞。刀郎舞是麦盖提人民在长期的劳动生活中创造出来的。

  “刀郎”是麦盖提的古地名,它的意思是成堆成群。在很久以前,这里没有人烟,只有沙丘、碱滩、红柳、胡杨。而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却有一块良田绿洲,居住着一些很早很早迁移过来或者战争遗留下来的人。后来由于大自然的变迁和宗教的传入,以及战争的影响,这块良田绿洲变成一堆一堆的沙丘,人们只好向叶尔羌河流域搬迁。同时从喀什地区、和田地区、叶城县、莎车县等地也流入一部分寻求生活出路的人。这些按地区习惯分居成堆,形成一堆一堆的居民点,当时维吾尔族称其为“堆郎”,后来语音又转变成“多郎”或“刀郎”。至今在麦盖提县居民中,仍有不少人称自己为“刀郎人”。

  自古以来,勇敢剽悍、勤劳朴实的刀郎部落就在这里生息。这里森林茂盛,野兽出没,刀郎人经常狩猎,他们定周末为狩猎日,每逢这天,青年人手持长矛、木棒、弓箭一起狩猎。胜利返回后就聚在一起跳舞,演唱“刀郎木卡姆”。“刀郎木卡姆”,它原有十二个套曲,但已有三个套曲失传,现留下有九个套曲。每套分五个段落,每段配有两首诗歌,加在一起,全套共四十五段乐曲,九十首诗歌,用沙塔尔、独他尔、热瓦甫、卡龙琴、艾捷克、手鼓等乐器演奏。刀郎木卡姆的歌词,是随着时代不同而变化的。过去多以嘲讽、反抗统治者为主,而解放后,则以歌颂新时代和幸福生活为主。歌词讲究押韵,读起来朗朗上口,唱起来铿锵有力。

  刀郎舞流传颇广,不但在麦盖提,而且在叶尔羌河畔的巴楚县、莎车县,在吐鲁番盆地,都可以看到刀郎舞的英姿倩影。跳刀郎舞已成了维吾尔群众庆祝节日和闲暇娱乐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很多体操和武术动作也揉和到这古老的民间艺术中了,使刀郎舞更加洒脱刚劲,引人入胜。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