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云禅寺原名广济寺,始建于宋度宗赵禥咸淳年间(1265-1274)。明正统年间(1436-1449)僧道泽重建。天顺年间(1457-1464),御赐“慈云禅寺”额。明万历五年(1577)、清康熙七年(1668)、乾隆十八年(1753)、道光十六年(1836)多次对塔和寺进行修建或增建。咸丰十年(1860)寺毁于战乱,唯塔独存。同治、光绪之交,里人募金修此塔。民国十三年(1924),震泽“丝业公会”捐2000金,徐世兴行主遗孀徐毕氏,为了却其夫遗愿,捐巨款建寺,共耗银八千余两,重建大殿三楹。慈云寺塔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坐落于慈云禅寺内的慈云塔,位于震泽镇宝塔街东端。相传三国赤乌年间,孙权之妹怀念刘备登高眺望寄托绵绵情思,又称“望夫塔”。另一说,宋徽宗女儿慈云公主避难震泽,念念不忘国亡你掳奇耻大辱,重修此塔遥望北方,祈盼父皇早日挣脱金朝幽禁南归,寺塔以“慈云”命名,故称慈云寺塔。该塔为六面五层,砖木结构,高38.44米,由塔壁、回廊、塔心组成。自第二层起每层施平座腰檐,并辟有三面壶门,开口方位上下相错。第四、第五层有楠木刹柱透顶端,塔刹由复钵、仰莲、五重相轮、宝盖、宝珠、受花和宝瓶组成。铁链分系六角,角端挂有铜铃,铃称檐马,俗呼惊鸟,风过铃响,回荡空中,塔内有木梯可迂回拾级而上。每逢夕阳西沉,登临第五层,北望洞庭,南瞰麻漾。《震泽八景》谓之“慈云夕照”。
慈云禅寺山门上悬挂赵朴初亲笔题写的“慈云禅寺”匾额。寺前临水,当地荻塘河中流,上有建于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为纪念大禹治水的拱形单孔禹迹桥。由寺、塔、桥、水组合成一幅富有宗教色彩、错落有致的古典建筑群。寺内有天王殿、大雄宝殿、钟楼、药师殿、财神殿、三圣殿、地藏殿等单体建筑。阁楼砖木结构,龙角飞檐,造型精美,殿宇宽敞高广,被誉为江南名刹。
在古镇里,无论是慢行还是坐船,慈云寺塔都是一道绝美的风景。
古镇有一座气势恢宏的清代康熙年间古桥,勾连南北两岸,取名为“禹迹桥”,禹迹桥是当地人士为纪念大禹治水功绩而建。松陵志序里说:“禹导水源至此,故曰震泽底定。”震泽是夏禹到过江南古镇唯一的一个镇,如此看来这桥名别有深意。
乾隆四十年(1775年)修,乾隆四十四年(1779年)重建。南北走向,单孔石拱结构,拱券以纵联分节并列法砌筑。桥面宽4.30米,桥全长43.50米,南堍宽6.20米,北堍分设东西两向石级踏跺。跨径10.45米,矢高5.56米。禹迹桥顶面石和拱券内龙门石分别雕刻“轮回”、“云龙”图案,东西两向各刻对联一副,东面桥联:“善政惟因,不易大名仍禹迹;隆时特起,重恢古制值尧巡”,西面桥联:“市近湖漘, 骄肩无俟临流唤;地当浙委 ,绣壤应多题柱才”。桥面石级刻有各类吉祥图案,并与不远处的慈云古塔互为借景,构成了震泽水乡特有景观——“慈云夕照”。 电影《林家铺子》、《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等都曾取景于此。
樱花季之东京大阪暴走攻略(2019-04-15)
樱花季之东京大阪暴走攻略(2019-04-15)
樱花季之东京大阪暴走攻略(2019-04-15)
樱花季之东京大阪暴走攻略(2019-04-15)
樱花季之东京大阪暴走攻略(2019-04-15)
台州美景串串烧(2019-04-11)
悠哉悠哉情迷薄荷岛(2019-04-11)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