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穿越,我们一行九人,分别是:老熊、SKY、大猫、老詹、大凯、小董、SUNNY、小韩和我,队伍里老中青,强中弱都有。老熊、SKY、小韩和我走完全程,其他队友提前从“西驼古水关”下撤返回。
此段长城大体为西北-东南走向,连续墙体为主,仅在陡峭的山脊、山崖处以山险为天然屏障,没有筑墙,沿途经过“响水峪水关”、“印子峪关”、“西驼古城堡”、“西驼古水关”。该段长城的墙体大多为石砌,局部可见砖砌,损毁较严重。沿线分布有十五座敌台(敌楼或石台),大多顶部有坍塌,个别仅剩条石或毛石基础。此段长城敌楼高大敦实,建筑结构和外形丰富多样,有修长细高型的,四方敦厚型的,还有扁平长方形的,其中位于“西驼古水关”东侧山脊上的“棒槌楼”、“驼扁楼”极具特色,难得一见。
▼此段长城走向三维图:西起响水峪水库大坝东侧的“响水峪水关遗址”,东至“上黑圈村”北的山谷。
▼“响水峪水关”。因筑路和修建水库,谷底的水关荡然无存,仅立此石牌为证。
▼“印子峪关”。没找着具体关口的位置和石牌,初步分析可能是被筑路所毁。
▼“西驼古水关”。位于西驼古村北的山谷中,建于明永乐年间 (1403年—1425年),是北去河北省滦平县的重要通道。此关以险制塞,其南面的西驼古村附近设有城堡,明、清时驻有戍边兵马。水关因修水库部分被毁,两侧城墙尚存。城堡没去考察。
▼“棒槌楼”。位于“西驼古水关”东侧山脊之上,身材苗条,远望形似“棒槌”,如今顶部已经坍塌。
▼“驼扁楼”。“驼”字的由来估计和附近的“歪坨山”不无关系,与“棒槌楼”在同一条山脊上,海拔高于“棒槌楼”,此楼高大敦实,外形呈扁长方形,与“河防口西段长城”上的夹扁楼相似,内部为“中心室外回廊”结构,这种结构的敌楼在“蓟州镇”长城中是不多见,其顶部部分楼橹遗迹尚存。
我们从响水峪水库大坝附近(原响水峪水关遗址)向东起攀,一路爬坡、钻林、下沟、横切山脊,最终从“上黑圈村”北一条山谷中出来,沿公路走回停车处。京东北的山区,春天要来的晚一些,山桃花尚未盛开,山野开始有了些淡妆,一路走来,凄美的长城令人动容。
▼线路所在区域地理位置图:
▼线路GPS轨迹图,六只脚编号:#2483664,下载地址:http://www.foooooot.com/trip/2483664/
▼线路数据记录:全程14.9公里,用时8小时56分钟,平均1.67公里/小时,平均移动2.89公里/小时,累计上升1307米,海拔最低362米,最高862米。
▼车停“响水峪水库”大坝南侧河谷中的一块平地上,到河谷东侧公路后,寻路向东爬坡。
▼山坡上有明显向左切的小道,走不远就到“响水峪水关”关口东侧的残长城上。
今天穿越的第一座敌台,位于“响水峪水关”东侧山腰上,看着像石台:
▼过石台,沿长城遗迹上行一小段,到较陡峭的山脊下,右切一段,寻一处较缓的山坡,钻林上爬到第二座敌楼所在的山脊东侧。身手好的也可以攀爬陡峭山脊,直接攀上敌楼。
山脊上的第二座敌楼:
樱花季之东京大阪暴走攻略(2019-04-15)
樱花季之东京大阪暴走攻略(2019-04-15)
樱花季之东京大阪暴走攻略(2019-04-15)
樱花季之东京大阪暴走攻略(2019-04-15)
樱花季之东京大阪暴走攻略(2019-04-15)
台州美景串串烧(2019-04-11)
悠哉悠哉情迷薄荷岛(2019-04-11)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