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立盐场于梧州。汉苍梧郡曾设盐官,宋有漕司,明设盐运司。从广东买盐用“十丈木马船”运至梧州,等候桂林船(中船)来转发。“冲凌于狂波巨浪之中,奔走于严霜烈日之下”,一年一运。桂林盐街是粤西盐的一大中转站。运盐船队从梧州溯桂江至桂林,自水东门上至行春门河岸,便成为卸盐码头;沿岸约500米地段成为贮盐之地,并由盐场、盐栈而逐渐发展为盐街。盐船泊集,樯桅如林。一溜砖木结构房屋依岸就势而建。靠河的部分地势低下,多为贮盐仓库,盐包成垛成墙;临街一面则为铺面和住房。由于终日肩挑批发,盐包出入,所以盐街屋内和街面尽为盐水浸渍,竟日湿漉漉的,散发出一阵阵浓烈的盐碱味。那店铺伙计和挑夫都有一块黑布长巾,垫肩和汗巾兼用,也总是渍满了白色的印痕;因食盐含有碱性,他们的一双手掌粗白皴裂。盐有消毒、杀菌的功效,长期被盐水浸渍的地方,蚊虫无法滋生,这也许就是盐街一带夏季无蚊的原因。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