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低价团”的博文  全部53篇

评论数 ↑

发布时间 ↓

阅读数 ↑

  10月19日,香港惊爆影子团“内地游客因拒高价被殴身亡”事件,让舆论的矛头再次直指“零负团费”。“零负团费”不仅宰客,而且已经危及到人身安全。对此,各媒体纷纷怪罪《旅游法》执法力度不够、导游吃拿“回扣”、广大游客“爱贪小便宜”等问题上。(点击查看)

阅读1473

评论7

推荐0

  为了让记者尽快做出决定,这位老板赶紧详细地讲解了第二天整天的旅游行程。据央视截屏  浙江在线10月16日讯 从前晚开始,一条与杭州有关的旅游新闻,在网络上引发关注,而且这次与西湖有关。  消息源自央视记者在杭州的一次暗访:杭州西湖一日游(点击查看)

阅读1477

评论11

推荐1

  报泰国7日游只要1300元,游客到了异国因与导游未能就另行付费项目达成一致意见,被拒绝给房卡入住酒店而报警。日前,合肥市旅游局接到省旅游质监所转办的一涉嫌违法经营不合理低价泰国游的案件,立即立案调查。   低价揽客旅行社被罚  经查,安(点击查看)

阅读1544

评论5

推荐0

  国庆长假在即,中国消费者协会特别提醒广大消费者不要轻易相信街头、社区、社交群、朋友圈等发送的旅游小广告,要从旅行社资质、消费者评价等多方面比较,不要陷入低价旅游陷阱,低价背后一定是强制高额消费。规范的旅游广告应有旅行社名称、许可证号,通(点击查看)

阅读1581

评论3

推荐1

  为进一步落实中泰《关于加强旅游市场监管合作的谅解备忘录》达成的重要共识,10月14日,中国国家旅游局和泰国旅游与体育部在北京联合举办了首届中泰两国旅游市场监管合作协调组会议。中国国家旅游局副局长王晓峰、泰国旅游与体育部常务秘书彭盘努·沙(点击查看)

阅读1696

评论4

推荐0

  逢假必堵、逢节必涨、低价团抢客源、黑导游屡禁不止……在我国旅游市场种种乱象背后,更深层的原因在于市场的“三大错配”——休假制度错配:假日一起扎堆,平时都没空儿;景区结构错配:传统景区拥堵,新兴景区滞后;消费供需错配:大路货过剩而青少年、(点击查看)

阅读1757

评论6

推荐1

  记者报团低价“一日游” “纯购物团”消失“低价团”收敛 但一天逗留景点不足3小时  近日,关于赴港旅游的舆论一直未消,有网友声称“再也不去香港”,也有去过的人表示“香港购物一般、食物也一般”。  不少网友发问,参加短期赴港低价旅游团到底(点击查看)

阅读1859

评论0

推荐0

  希望游客抵制不合理低价游,是一种合理的建议,但需要明确的是,即使消费者存在贪便宜的心理,他们也不是旅游市场乱象的始作俑者,也不是行政监督的对象。游客与经营者达成默契而签订虚假合同,不排除有“明知故犯”的游客存在,但也有很多只是贪便宜却不(点击查看)

阅读1961

评论3

推荐0

  近日,黑龙江游客随旅行团参加港澳游时,发生争执而惨遭围攻,魂断香港,事件轰动全国。  首先,容我以一个香港人的个人身份为这位游客致以哀悼,这样的悲剧本来是可以避免的。  从新闻事实来看,当事人苗先生参加的应该是“购物团”。从团友来自不同(点击查看)

阅读1985

评论3

推荐3

123456 6页 到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