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里:最美不过吴江,一帘江南旧好时

  • 2018-09-19
  • 阅读470
  • 评论0
苏州有很多古镇驰名在外,但也有一些深藏闺中。最出名去周庄,最鲜活去同里,喜欢桥去甪直,喜欢水去木渎。不管是否上榜“江南六大古镇”,去找一个合心合意的水乡古镇停上一两日,是古色,也是古韵。

  而我前往了同里。

  同里或许有些人觉得它太商业,但相比周庄来说已经商业化淡了很多。甚至你依然可以看到居民的日常生活状态。

  进到镇上,我们包了一辆人力三轮车。骑车的大爷是土生土长的同里人,六十余岁了,穿着耀眼的红雨衣,口音浓重。狂风暴雨中,老轮子咯吱咯吱溅起水花,三轮车的顶棚被吹得呼啦乱响,他的雨衣朝座位后面飘着,漫散起雨水味儿杂糅塑料味儿的气息。

  人总是会习惯于寻找昔日生活的影子与气味。早年的日子过得愈缓慢深刻,追索于今日与昔日相似的情怀则愈浓。

  江南的雨,烟雨蒙蒙,别有一样风情。

  墨迹斑驳的石墙旁生出新绿,灰檐前细雨斜飞,远观水汽蒸腾,似云雾缭绕。古楼沉浸在水雾中,朱红亭台愈发映照凄楚的美。水珠滴答敲打叶面,清脆声响与石板路“啪嗒啪嗒”地相融,鼻腔里满是旧楼旧物的气味,混杂里屋深处飘出的香火清幽。细雨斜风作晓寒,透过雕花繁复的窗格子,院里淡烟疏柳,自成仙境。

  抹不去的小桥流水,乌瓦青石板,偶尔从街边小河流中驶过的船工有兴致的突然嘶哑低沉的吟唱,那时常从茶楼中传出咿咿呀呀的昆曲和闷闷的古琴之声,这一切所带来的气息,依旧带有多少年前姑苏古城的韵味。

  笔下的墨被雨水渲染散开,白墙上那一抹的其实是黛色,乌蓬蓬的船就从头脑里的江南印象中,慢慢地摇过来了,吱吱嘎嘎,如梦似幻。

  去江南,要挑一日天晴一日雨眠,水巷桥道才会少了些市井气,体会到江南的味道。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