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江古称江州、浔阳、柴桑、汝南、湓城、德化,有“江西北门” 之称。白居易曾在此作《琵琶行》。中国历史名山-庐山,秀丽的风景,多变的景幻,素有“匡庐奇秀 甲天下”的美誉。是中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1996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批准为“世界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九江境内的鄱阳湖水域是中国最早的渔业基地,也是现今世界上最 大候鸟越冬栖息地。每逢冬春之际,大约有两百多种鹤类珍禽在此翔集 ,有“中国第二长城的美誉”。
九江现代交通已形成水、陆、空立体交通网络。历史上便利的交通 ,曾经使九江成为中国古代文化交流中心,成为古代中国著名的“四大 米市”,“三大茶市”之一。
九江民俗文化:
板龙灯
用竹骨彩纸扎成龙头龙尾,龙身由各节花灯组成,内点蜡烛,每节板上两盏花灯,长达2米,由一人手持。一条龙灯由上百节板灯连接组成。舞灯时,前宜制作精巧的“子母灯”引路,后有“龙尾鼓乐”伴奏,有“巨龙漫游”、“龙头钻阵”、“绳蟒脱壳”、“穿花打旋”和“飞龙跳跃”等动作阵势。如几条龙相聚时,其盘旋翻腾、圆直曲伸,配以大小爆竹,锣鼓唢呐,大有呼风唤雨翻江倒海之威势。
祭窑神
祭“窑神”的习俗来自古代万历年间发生在瓷都的一个传说。
相传在公元1599年,主持景德镇窑务的太监潘相为给皇帝烧造青花大龙缸,瓷工日夜赶制,备受煎熬,随着期限的临近,龙缸迟迟未烧成功,此时一位名叫童宾的窑工不忍众瓷工再受鞭笞,愤而投身窑内熊熊烈火,火熄之后,龙缸奇迹般地烧制成功,神宗皇帝据此封童宾为“风火仙师”,并立祠。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