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游改革:旅游企业积极尝试 导游们有话要说

  • 2016-09-23
  • 阅读699
  • 评论0
 导游是我国旅游从业人员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多年来,为展示旅游形象、传播先进文化、促进中外交流、推动旅游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不仅是旅游团队的举旗人,也是旅游行业自身的一面旗帜。


0dc0_b.jpg


  但是,目前导游群体存在诸多的问题。首先,由于导游职业准入门槛低,导游队伍鱼目混杂、良莠不齐;其次,导游长期处于旅游市场中各种矛盾和利益关系的交汇点,多年来形成了“旅行社压榨导游——导游强迫游客消费获取回佣——游客投诉导游的恶性循环”。另外,导游工作强度大、工作压力大、劳动权益低、社会地位低,属于“弱势群体”。


  向导游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


  面对诸多问题,导游越来越受到旅游主管部门的重视。2016年1月的全国旅游工作会议上,李金早局长多次提及导游问题,指出将从导游必须由旅行社委派的封闭式管理体制,向导游自由有序流动的开放式管理转变,导游资格证终身有效、导游证全国通用、取消年审制,从导游的切身利益出发,对新形势下的导游队伍进行了积极地正向引导。


  规范导游专座:2016年4月11日,国家旅游局和交通运输部两部委共同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导游专座等有关事宜的通知》,对“导游专座”设置和使用等事宜做出了进一步规范。


  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2016年05月,国家旅游局发布《国家旅游局关于开展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的通知》,正式启动在江浙沪三省市、广东省的线上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在吉林长白山、湖南长沙和张家界、广西桂林、海南三亚、四川成都的线上线下导游自由执业试点工作。


  试点导游领队管理体制改革:2016年7月,国家旅游局积极开展相关调研,充分调动企业参与的积极性,陆续同意在八家企业开展导游管理改革创新相关试点工作。


  加强导游劳动权益保障:2016年8月1日,国家旅游局、人社部、中华全国总工会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导游劳动权益保障的指导意见》。要求依法保障导游的劳动报酬权益,建立导游优质服务奖励制度,依法保障导游的社会保险权益。


  深化导游体制改革加强导游队伍建设:2016年8月,国家旅游局下发了《关于深化导游体制改革加强导游队伍建设的意见》。要求改革导游准入培训注册制度、改革导游执业制度、健全执业保障体系、健全事中事后监管体制、建立健全导游协会组织、创新导游激励机制。


  全国导游公共服务监管平台正式上线:2016年8月24日,由国家旅游局开发建设的全国导游公共服务监管平台正式上线。建设全国导游公共服务监管平台,用信息化“武装”导游管理,将推动导游监管由事前到事中事后转变,是顺应我国旅游业从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转变、推动我国旅游市场规范有序的重要保障。


  旅游企业积极开展导游试点工作


  来吧旅行开展网约导游项目:2015年8月,来吧旅行成立网约导游平台,平台注册导游逾三千人,覆盖21个城市、10个语种,拥有中国最大的入境导游群体。平台面向旅行社和境外用户,对接供需双方要求,具有导游招募审核、监督管理、评分评级、定期培训、专项提升等功能,保障了平台导游服务入境游的品质。平台可以具象的展示导游照片、视频,提供导游的姓名、年龄、性别、容貌、工作年限、工作城市、语种、讲解能力、知识水平等,另外导游的定价和排期也清晰展现。


  同程开展导游网络评价系统试点工作:2016年4月,国家旅游局批准同程旅游开展导游网络评价系统项目的试点工作。该平台的主要功能包括建立导游信息库、向旅游者开放导游评价提交功能、实现对评价内容的管理审核和问题跟踪、导游评价的大数据分析功能。


  携程开展互联网+导游领队试点工作: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批准携程在国内开展“互联网+导游领队”试点。携程此次试点主要包括5大创新项目:导游领队库、信息化管理与透明化展示系统、用户在线无线点评系统、自由行“微领队”服务体系、“当地向导”在线预约平台等,形成一个完整的“互联网+导游领队”管理与服务体系。


  途牛开展导游薪酬激励试点工作:2016年2月,国家旅游局批准途牛成为业内首个开展导游薪酬激励试点工作的企业。途牛的导游点评系统,以客户回访评论、出团量为考核依据对导游进行评分,评选出的优秀导游将获得“金牌导游”称号,并获得途牛提供的1000元点评奖励。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