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尼斯大运河两岸风情万种

  • 2016-08-01
  • 阅读1034
  • 评论0
尼斯大运河是尼斯市的主要水道,从圣马可教堂至圣基亚拉教堂,长逾3公里,宽约30~70米,平均深度为5米,并与市内许多小运河相连,呈反S型,把威尼斯分为两部分。大运河两岸有罗马式的、哥德式的和文艺复兴式的各种风格迥异的宫殿、教堂、旅馆和民居穿插分布,艺术家的足迹随处可寻,经典篇章顺手拈来,素有“亚得里亚海明珠”之称。

,让我们乘上贡多拉,和着威尼斯船歌,沿着大运河的水路一起领略风情万种的威尼斯吧!

河里的海水有较小幅度的潮起潮落,由于两岸建筑的光影作用,大都情况呈绿色,就像意大利国旗中的一种颜色。

果从海口向运河深处游行,亚得里亚海的暖风会将你轻轻地吹送,心情也柔软得像风。

过去,头戴草帽的行吟诗人常常划着这种既古老又高贵的交通工具,沿大运河游览,他们一边划船,一边会吟唱那不勒斯的情歌。

运河的红顶餐厅鲜花簇拥,悠游自在,日夜满朋。红色也是意大利国旗的颜色。

同风格的建筑就像河岸多姿多彩的青春,激情洋溢,也让艺术家们充满灵感。

这里运气好的话,还可以听到百老汇的歌剧《梦幻骑士》的优美乐曲。

国作曲家理查德?瓦格纳当年曾经住在文德拉明宫,据说,有一天,他坐在钢琴旁,突然听到了贡多拉船夫在急转弯时的喊号子声,由此受到启发,在其歌剧《特里斯坦》中新加了一段牧羊人的笛曲。

运河边,19世纪英国伟大诗人罗伯特?勃朗宁写下了很多精美的诗句:“啊,意大利/打开我的心,你会看到/那里镌刻着意大利的名字”。

这幅图片,犹如马奈的油画作品《威尼斯大运河》的再现。

19世纪著名的两位轻歌剧音乐家吉尔伯特与苏利文,共同创作了《贡多拉船夫》,在歌剧里面,他们大量运用了威尼斯船夫的民谣,从而谱写出了欢快轻松的歌剧音乐。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