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湖: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 2016-07-05
  • 阅读1188
  • 评论0
对于很多人来说,“大明湖畔”这四个字就意味着《还珠格格》中夏雨荷与乾隆帝最初邂逅的地方。一见君子误终身,故事里的爱恨情仇由此展开……

在大明湖畔,因有了一个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它的绿树环绕,鸟语花香,曲折长廊,都有了一份沧桑和久远。

大明湖,位于济南市中心偏东北处、旧城区北部,由济南众多泉水汇流而成,是繁华都市中一处难得的天然湖泊,济南三大名胜之一,素有“泉城明珠”的美誉。

作为一处天然湖泊,大明湖水来源于城内珍珠泉、濯缨泉、芙蓉泉、王府池子等诸泉,有“众泉汇流”之说,水质清冽,天光云影,游鱼可见。

早在唐宋时期,大明湖就以其撼人心弦的美景而闻名四海。“蛇不见,蛙不鸣,久雨不涨,久旱不涸”为大明湖的四大怪。

宋时曾巩曾有诗道:“问吾何处避炎蒸,十顷西湖照眼明。”可知当时此处已是消暑游憩之地。

大明湖一年四季皆美。春日,湖上暖风吹拂,柳丝轻摇,微波荡漾;夏日,湖中荷浪迷人,葱绿片片,嫣红点点;秋日,湖中芦花飞舞,水鸟翱翔;冬日,湖面虽暂失碧波,但银装素裹,分外妖娆。

夏日里的大明湖,碧叶田田,白荷红莲,交相辉映,荷香飘溢,沁人心脾。还有沿湖八百余株垂柳环绕,柔枝垂绿,放眼望去,一片花红柳绿。

繁花似锦,游人如织,湖间又点缀着各色亭、台、楼、阁,远山近水与晴空融为一色,犹如一幅巨大的天然画卷。

历下亭

历下亭位于明湖水面诸岛中最大的湖心小岛上,因处历山之下而得名。它四面临水,绿柳环绕,它挺拔端庄,古朴典雅,红柱青瓦,八角重檐,朱梁画栋,是一座轩昂古雅的木结构建筑。

唐天宝四年(公元745年),著名诗人杜甫曾与北海太守李邕饮宴于历下亭,并写下《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诗。诗中“海右此亭古,济南名士多”一句被人广为传诵,历下亭也因此名扬天下。

北极阁

北极阁又名北极庙,坐落在大明湖北岸,又名真武庙,是一座道教庙宇。北极阁建于元代,明代永乐年间重修。正殿内供奉北方水神真武帝君像,像旁有龟蛇二将、四天君塑像,均栩栩如生,口目传神。

汇波楼

汇波楼位于大明湖东北岸北水门之上。北水门为曾巩任齐州知州时,于宋神宗熙宁五年=所建,是济南唯一的北城门,既可设闸泄水、防水,又可通舟楫。

明洪武四年修建新城墙时,在北水门上建了一座两层高的城楼,因城内诸泉水汇流入大明湖,再经北水门流出城外,故命名为汇波楼。汇波楼建成后,成为人们登临游览,集宴赋诗的好去处。

铁公祠

铁公祠坐落在大明湖北岸西端,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是为纪念明代兵部尚书、山东参政铁铉而建。铁公祠由曲廊、三间祠堂和一座“湖山一览楼”组成。

园内杨柳垂荫,藤萝攀缘,院外南临一湖碧水,北枕幽密松林,环境清幽旷远,建筑古朴典雅。

小沧浪

小沧浪位于铁公祠旁,是一处具有江南风格的小园林。始建于清乾隆五十七年,由小沧浪亭、曲廊、荷池等组成,因系效法苏州沧浪亭风格修建,且规模较小,故取名小沧浪。

曲廊沿湖而建,湖水穿渠引入荷池,池边建有八角形的小沧浪亭,整组建筑布局奇巧新雅,境界超凡脱俗。小沧浪国门两旁,镌有清大刘凤诰描绘济南风光的著名对联“四面荷花三面柳,一城山色半城湖。”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