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干河大峡谷以亘古不变的情怀,敞开胸怀接纳了从山西宁武县发端的桑干河水,经泥河湾过王家湾大峡谷,环绕黄帝城,注入永定河,河流气势虽然不及当年,但河水的古道热肠永远没有改变。带着不舍的情怀,面朝大海奔流而去。沧浪依然,在丁玲的笔下辉煌。
入得深峡闻鼓声。
我们投身钻进一条南北方向的小峡谷,坐船逆水而上,不一会儿便上了岸,耳畔尽是瀑水在山谷间腾涌的声音了。拾阶而上,两侧险峰耸立,巨大的瀑水声,把我们带来的嘈杂淹没得无影无踪。瀑水从山崖上滚落下跌,与石头撞击,发出脆丽而沉古的响声来,那是永远萦绕在心间的天籁之音。观此高山流瀑,清风绕身,我已在风尘之外,干净了一回。
最雷人的还是像光洞景区。像光洞实为相国洞,建于唐,毁于文革。相传魏征曾在此修行并圆寂这里。我观此峡壁,它像极了一位披着绿蓑的圣人的背影,正坐在那里捻云为丝,独钓寒江雪。那是怎样的乐趣!
壁上的栈道呈南北延展势,像欲飞的雏鹰。更像是圣人们口中吟出的之乎者也的“之”字。二十八个庙宇大殿雄峙于悬崖上,与栈道相连接。虽在炎热的夏季,我却有了“檐铃唱秋风,金瓦接寒雪”之感觉。山脚下一片空阔的场地,立有老子的高大塑像。昭示出这一方山峦水域曾是一片繁华热闹的道场。轻云如千年香火,至今袅绕不散。
桑干河大峡谷幽静辽远,同古老的道教文化一起向我们走来。
坝下的自然风光,桑干河大峡谷最为代表。与小五台,飞狐峪,不相上下。蔚县剪纸就以此地域山水为创作主基调,古朴自然,誉冠全球。
翌日去福地沽源。
汪曾祺曾到沽源写下《黄油烙饼》,读过印象极深。沽源位于内蒙古高原的东南端,风沙粗粝,山水柔美。粗犷霸气若汉子不得了,也如从山野走出的丽娘,温柔婉约到极致。临此沽水福源,我才知,沽源是端坐在碧草蓝天下的千手观音。
湿地五花草甸,无疑是一只卧在草甸上的梅花鹿。各种杂花野草茂生其间,让我看得眼热心跳。口中嘣不出更形象的字眼,不知道“色彩缤纷”与“姹紫嫣红”谁更精准,我不去确证,只顾漫步在花海间了。30多年前,金岳霖先生到玉龙雪山,他从马背上一跃而下,在花丛中手舞足蹈,大喊大叫,马帮们以为他疯了,金先生哪里有什么疯病,若是他到沽源五花草甸,也会像他的好友徐志摩一样诗狂了吧。
10年前,散文家马力先生从宣化到沽源,回到宣化后,他对我说,沽源看不尽,一定再去。我与作家胡学文行走在五花草甸间,学文淡定从容不发狂,他是土生土长的沽源人,经常行走在家乡的山水间,性格沉稳而刚毅,矜持而内敛。我想,那百般花容,定是他小说中的灵魂了。譬如那黄灿灿的金莲花,它当是谁的意象呢?
到沽源不能不到“滦河神韵”。沽源是滦河的源头。在广袤的金莲川上奔流至闪电河水库,被一堵高坝托举出一镜潋滟的湖
泊。然后,向西北流去,势如大笔醮水银的狂草,更似天上磅礴的闪电,在转佛山西的草地上蜿蜒出一方月淖,映下小山村的风貌。随行的乡土作家南谏君就出生在此村。他的小说语言奔腾如闪电河,我甚是喜欢。
闪电河湿地公园的王金山主任告诉我,“滦河神韵”和“五花草甸”都在近百万亩湿地保护区之内,上万亩的草甸水淖有数十个。
《水经注》中称闪电河为濡河。濡有润泽,柔顺之意。难怪这里的山水如此秀美。沽源的风是夏天馈于人最好的礼物。空中没有一丝尘埃,吸一口,清心润肺。
夜晚,醉在歌声里。出门遇大雨,天地间尽是闪电。入寝,忆想大块朵颐地吃羊肉,大碗大碗地喝沽酒。我怎能不陶醉其间!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