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崇明岛

  • 2016-06-12
  • 阅读950
  • 评论0

  想去崇明岛看看,也便去了。


  不识路,绕过许多的弯。却不怕迷路,因为正好可以四处闲看。秋深时哪里的风景,都是一抓一大把。譬如乡村,田野里的水稻收割后,地里留一地金黄的茬茬,像铺着金黄的毯子。柿子树上的柿子,农人们懒得摘,任它挂着。满树的叶落尽,只剩红彤彤的果子,远观去,一树的红宝石似的,特别入得画。野菊花们东一簇西一簇的,扎着堆儿,似在窃窃私语。遇到一片茅花地,雪一样的白。风吹过,所有的茅花,都跳起舞来,像下着一场鹅毛雪。

  我们到达崇明岛时,天色已晚。夕阳正拖着橘色的长尾巴,从一些树梢上滑过。在去崇明县城所在地城桥镇的路上,偶有车辆驶过,划破一岛的宁静。路两边全是密密的林子,不见人家。夕阳的尾巴,也终于消失在西边天的江里面,路边的林子,变得高大起来,神秘不可测,跟一座座小山似的,与黑夜融为一体。

  事实上,崇明岛没有山。它是长江的入海口,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一面对海,三面环江。岛上植物密布,品种数不胜数。整个崇明岛,就是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

  夜晚的城桥镇,也是灯火明亮的。街道两旁少有高层建筑,路上的行人不多,三三两两。摆夜摊的,在晚上八九点才出来,卖些衣物小挂件之类的。我们从街南转到街北,从街东转到街西,恍惚走进江南随便一座小镇。

  住江边小屋。夜里下起雨,雨急风狂。江水奔涌的声音,历历在耳,咆哮着,仿佛要把整个小岛给掀了。掀却是掀不掉的,小岛历经1300多年,是个老人了,泥沙堆积,根基牢固,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沙岛。

  睡在床上,听窗外雨打风吹,江水奔腾,感觉自己像睡在一艘小船上。可不是,崇明岛就是泊在江里的一艘船啊。思绪不免漫天游走,最初的最初,是哪个渔民,在江里打鱼,来此歇脚,搭棚居住?他爱上这片岛屿,随后把心爱的女人也带来了,燃起第一缕人间烟火,从此,他们在岛上生儿育女,荒岛变成烟火凡尘。

  早起,风有点飕飕的冷。昨夜一场风雨,似乎把秋给送走了。问旅店老板娘,崇明哪里好玩?老板娘大概极少遇到这么个无厘头的问题,想半天才说,好玩的地方啊,你们去江边看看吧。

  去江边。风大。路边的风车转得呼啦啦,犹如驶过大型货车,害得我不时回头,怕有车过。哪里有?整个崇明岛,还安睡在梦里面。路的一侧植有一排排银杏和柏树。木芙蓉一丛一丛,花已开过,余下一两点红,惊艳得很。

  日出。眼见着鲜红的太阳,从江里腾跃出来,整个江面霎时被映照得波光流转,一片绯红。天空也是一片绯红,大江似的,波光流转。初升的太阳,在它们中间铺了一条霞光道,分不清谁是谁了。我信,这时的天空和大江,正相互走动,云走到江里,水走到天上。

  太阳渐渐升高,天回到天上,江回到江上,崇明岛开始人声鼎沸。江边陆陆续续有了游玩的人。当地做小生意的居民,一下子冒出那么多,卖毛脚蟹的,卖小鱼的,更多的是卖崇明的小吃——崇明糕和米团子的。刚出蒸笼的崇明糕,洁白暄软,诱惑着人的味蕾。

  崇明糕的历史可谓源远流长。崇明的俗语里就有:自有崇明在宋朝,同龄就是崇明糕。糕的主要成分是糯米,里面掺和了大米,再加核桃、芝麻、桂花等,做成不同口味的,糯软,香甜。每一个到崇明的人,没有不品品崇明糕的。在崇明的大街小巷都有卖,八月十五的月亮似的,一斤一只,或是二斤一只。在一家店里,我还见到五斤一只的。

  午饭后我们回头时,我买了不少的崇明糕,沉沉地提在手上,带回家送人。吃是其次的,分享才是最重要的。这是崇明的特色点心崇明糕啊,我这么介绍。一日崇明,就裹在这香甜糯软的糕点里了。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