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太湖迈入水陆空"三栖"全域旅游时代

五 一小长假甫一结束,环太湖旅游晒出了漂亮的成绩单:小长假三天,游客团、散比例为1:9,停留2日及以上天数的休闲度假游客占比达43%,温泉、度假村等 度假场所受关注程度超越传统旅游景点……经过长期发展积累,太湖旅游区凭借其雄厚的旅游产业积累,开展全域旅游的探索已水到渠成。

本 月中旬起,在太湖旅游区,继快艇、游船、出租山地自行车、直升飞机等交通方式陆续问世之后,可计时租赁的电动汽车也将出现在太湖边,方便游客“漫无目的” 地休闲度假,届时,“水陆空”三栖完善的交通体系有望成为太湖全域旅游发展的必备“技术支撑”。值得关注的是,在“城市即旅游,旅游即城市”的大棋盘下, 如何让游客可以方便快捷地抵达“棋盘”各角落,正是目前我国打造全域旅游区域共同面临的难点之一。

优势:处处皆景 旅游产业链长

小 长假三天里,西山明月湾经营农家乐的年轻老板黄雁萍家中,客流不断,几乎顿顿都要翻台。而让她印象深刻的是,吃完饭后大部分游客还有更多的需求:“十几年 前游客来西山了,总要去林屋洞、罗汉寺这些景点;现在不同,除了吃农家菜,每个人想要的体验的内容都不太一样。”黄雁萍告诉记者,有的游客希望能去农场亲 自挑只母鸡回城,有的希望带着孩子去地里体验摘菜,有的想自己酿青梅酒,“游客需要什么,我们就提供什么样的服务,有时候需要和乡亲进行资源互换。”

在 黄雁萍看来,处处有景观、有设施,时时有服务的“全域旅游”区域其实早已在太湖边悄然生根发芽,而这不是自上而下的政策推动使然,更多的是来自市场的倒逼 机制——从景点观光游理念转为休闲度假游,游客对于体验式消费有了更深远的追求,吃、住、行、游、购、娱的任何一个环节都有可能是他们希望体验的内容,由 此才“逼”出了一条越来越完整的旅游产业结构链。目前,她的新目标是建一个“田园课堂”,因为近几次假期,都有家长提出想了解些田园文化,譬如西山古樟树 的历史、青种枇杷有哪些吃法等。

黄 雁萍的经历是太湖边无数旅游从业者的缩影。目前,太湖全域旅游发展已渐入佳境,小长假三天里,园博园共接待游客21万人次,其他区域接待88.02万人 次,其中90%为散客,2日游的占比24%,3天以上的占比19%,以周边自由行、短期休闲、周末休闲游为主……宏观数字背后,还有许多细微故事值得关 注:东、西山的民宿提前一个月就已基本租完,有些游客赶到湖边只为体验某一间特定民宿;香雪海的青梅熟了,除了买点梅子回家,更多游客撸起袖子和师傅学起 了梅浆桂花的做法;木渎古镇人头攒动,而科举考试的体验活动让游客在看景的同时也有了更多文化可以品味……充分挖掘方方面面资源,打造特色旅游产品,环太 湖景区已经形成了一条长长的产业链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