柞水溶洞

  • 2016-03-26
  • 阅读1473
  • 评论0
柞水溶洞位于西安市南秦岭山中柞水县城南13公里的叉路口,磨石沟南4公里的石瓮乡一带,面积约17平方公里,距西安市160公里。 这里自然环境灵秀典雅,景点多而集中,既有可与瑶林仙境媲美的喀斯特溶洞群,又有山青水秀风光迷人的山峰美姿,是一处难得的以溶洞和自然景色为主的旅游区。目前已发现的溶洞有115个,在已探明的17个溶洞中,最为吸引游人、自然景观绚丽多姿、可以开发利用的溶洞有9个。其中佛爷洞、天洞、风洞、百神洞等已对外开放。 佛爷洞由上、中、下三层和一个牛角状支洞组成,洞内有5个天然大厅,钟乳造型千姿百态,有“石人”、“石马”、“唐僧”、“八戒”等,形象生动,惟妙惟肖。各种石乳、石笋、石柱、石瀑布在五颜六色的灯光下,绚丽多姿,如同仙境。 天洞为隧道式洞穴,小巧玲珑。洞内时而开阔,时而窄小。有的石笋墩实憨厚,有的则嫩芽细枝正在发育;有的地方如同排列着众多的石锣、石鼓,手掌击之,訇然有声,音色各异。特别是洞壁的石花,小而多姿,朵朵相连。彩灯下似牡丹吐芳,如彩菊争艳。 风洞是至今发现最大的溶洞,洞内可容1000人以上的大厅数10个。特别是其内的“蝙蝠堂”,堂内可容2000人,栖息着成千上万只蝙蝠,一受惊吓便展翅齐飞,声音如雷贯耳,形成一大奇观。 笔架山风景在柞水溶洞区内,乾佑河环山流过,两岸青峰翠绿,满山青草如茵。河中卵石堆砌,砂子细洁如玉。与佛爷洞、风洞、天洞隔河相对,有三个尖峰,形成笔架状,为四壁峻峭、巍峨壮丽的笔架山。中间一峰又叫“对台峰”,山势峥嵘,四壁悬绝,既象杭州的“飞来峰”,又似桂林的“独秀峰”,风景十分奇特,故有“西北奇峰”之称。 柞水县石翁镇山清水秀,奇峰突兀。因为其地质多为石灰岩,裂缝较多,透水性好,加之又系亚热带气候,温度较高,岩溶发育较快,已明显外露的有佛爷洞、天洞、风洞、百神洞及西干沟的玉霞洞、金铃洞、探奇洞和东干沟的云雾洞共100多个溶洞。洞内钟乳石和石笋干姿百态,各具风采,均可与杭州瑶林仙境媲美,与桂林山水争奇。由于这里系纯净的自然风物,无任何污染,又是回归大自然的好去处。1985年4月25日,原陕西省副省长徐山林游洞后题诗:“神雕鬼凿九分玄,天设地造一奇观。楼台亭廓有怪致,深遂森密幽生寒。偷来人间千幅画,呼出玉宇万家仙。终南胜景知多少,此处别开一重天。”1985年5月上旬,已故的原陕西省地方志编委会主任陈元方游洞题诗:“古洞天功成,人间大奇观。陕西文物盛,四化花争艳。”1994年6月11日,商洛籍著名作家贾平凹游洞题诗:“脸前鸟鸣树,身后蝶恋花。有乳欲哺谁,无戏幕不拉。卧笋思七贤,敲壁想伯牙。归来日暮里,柴门吃糊把。”同日,著名散文作家刘成章游洞题诗:“千年构思万年雕,至今未搁手中刀。大奇大美大艺术,谁人品味不折腰。”佛爷洞位于呼应山腰,洞口面向西北,海拔797米。1998年在洞口置一3米高的铜佛像,佛像伸出右手拂天,游人由铜佛袖口入洞,颇有妙趣。民国七年(公元1918年)前,洞内庭堂有两尊佛像,惟妙惟肖,生态盎然。民国八年(公元1919年)当地人将二佛移往百神洞。该洞是具有上、中、下、底四层的溶洞,共有7个大庭堂、23个小庭堂。大的平坦开阔,如同大雄宝殿;小的典雅秀丽,宛若苏州园林。此洞的景物有奇特雄伟,光怪陆离,最值得一看的景点有:迎宾厅、叠翠廊、卧龙岗、白女洞、宝莲柱、二佛观海市、猴王点兵、菊花厅、蘑菇塔、栖鹰崖、笔架山、乌龟闯海、圣母揽天官、水帘池、水帘洞、水帘宫、雄狮镇奇峰、将军夜巡、湘子苦学等。迎宾厅诗曰:“方圆二百米,别开一洞天。不是武陵地,胜似桃花源。”天洞天洞毗邻佛爷洞,位于海拔805米的呼应山腰。由于入洞后步步而上,大有登天之势,故名。据地质学家分析,此洞与佛爷洞相通,但目前尚未发现通道。与佛爷洞相比,有惊险、段落清晰、形象单纯的特点。主要景点有:玉瀑厅、莲花池、龙宫、惊魂道、罗汉堂、观庵草堂等。莲花池诗曰:“更漏响,莲花放,碧玉潭中笑容妆。天宫神女春意荡,莲花池畔觅情郎。”百神洞百神洞位于天书山麓,古称玉皇宫。清代乾隆以前洞内置玉皇、八腊、龙王等100多尊神像,故名。

更多相关博文

白龙潭(2019-11-02)

真武庙(2019-11-02)

焦作市净影风景区(2019-11-02)

陪嫁妆村(2019-11-02)

凤凰岭(2019-11-02)

云台天瀑(2019-11-01)

锦绣云台温泉山庄(2019-11-01)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