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晋中市的榆次是一座历史文化名城,迄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榆次,春秋时期称为涂水、魏榆,战国时期改称榆次,隶属太原郡。是游览晋商文化走廊的合适起点。榆次老城—是隋开皇二年(公元582年),在汉城旧址上修筑起来的。历史悠久,文化深厚,旅游资源独具特色,集古民居、古城墙、古县衙、古寺院、古街道、古商铺等人文景观和山、水、林、泉、瀑等自然景色为一体,融晋商文化、民族文化、黄河文化、三晋文化、都市文化于一炉。榆次县衙—是我国保存完整的县级衙署,位于北大街东侧,占地2万平方米,始建于宋朝,历史上曾建有5堂26个院落,内有思凤楼、寅宾馆、牢神 庙、县丞院等落建筑,有着极高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作为古代衙署,布局采用座北朝南、中心对称的形式,主体建筑皆建于同一中轴线上,运用了三进三出、 东高西低的传统修造方法,显得层次分明、凝重肃穆、庄严巍峨。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