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城市绿色发展观察:山清水秀 大城华章

10月底,来自全国7个省的企业家,参加“人大代表宜昌行”活动,签约投资271.9亿元,建设三峡南津关国际旅游度假区等39个项目,助力宜昌绿色发展。

理念带动、实干推动、创新驱动,宜昌迈开了奔跑的步伐。

省委常委、宜昌市委书记黄楚平说,要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以绿色发展理念,推进人城共进、新旧互动、产城共融、城乡一体,把宜昌建成“既大又强、特优特美”的现代化特大城市。

尊重自然,“后现代”宜昌跃然眼前

宜昌大城建设的号角吹响,主战场迅速进入江南之滨点军区,这里山水密布,阡陌纵横,基础设施建设首当其冲。

江南大道,全长只8公里,为建好这条路,城市管理者一度绞尽脑汁。

这条道路沿线,布设有大小150余座高压电塔,大幅迁移线塔,势必抬高资金投入,大举挖山开路,有违生态理念。怎么办?最终他们创新思路,让道路绕线穿杆而行,弯弯曲曲,若隐若现,地面生态道路与空中高压走廊相映成趣,形成了一道独特景观。

这样的生态个案,在宜昌新区建设中比比皆是,奥体中心、博物馆、六大水系、八大公园,无不绿而优,好而美,展示着宜昌后现代理念的丰富内涵。

后现代理念,就是在城市建设中,坚持以人为本,显山露水、非对称性、自然化、生态感,城市是宜人、宜居、宜业的绿色生态之城。

宜昌规划展览馆十分独特,远望犹如一只振翅欲飞的彩色天鹅,又仿佛一片抽象自然的银色山峦。11月12日,记者走进展览馆大厅,映入眼帘的是雕刻着山、水、城、坝、桥等独具宜昌特色的砂岩浮雕;用3D建模的宜昌未来城市夜景图,更是高楼林立,霓虹闪烁,美轮美奂。

“指示牌是用废弃的秸秆制作的、花坛是用木屑制作的、屋顶有太阳能光源、房屋上下四周有许多窗户可直接引入自然光……”工作人员的介绍中,用词最多的是绿色技术,节水、节材、节能。

宜昌市规划局局长夏文翰说,宜昌以国际视野为标杆,依托江穿城、城镶山,山在城中、城在林中、人在画中的峡江地形地貌,突出显山露水、起起伏伏、弯弯曲曲、高高低低、连绵不断、若隐若现的山水特色。

一天一个亿的投资,让看得见山、望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符合后现代理念的宜昌,跃然眼前。

产城融合,现代城市动力支撑

城市因人而生动。

宜昌在推进城市建设发展中,以满足市民最大需求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实施产业与城市发展相互融合、经济与社会发展协调共进。实现了一园一主业、园园有特色,一个产城融合的沿江万亿经济走廊阔步而来。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