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初识印象

  • 2015-09-20
  • 阅读678
  • 评论0

初识印象

目的地简介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地处中国西南,肥的土地,丰富的自然资源,悠久的历史和绚烂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化,构成了多样性的自然和文化旅游资源。四川省、丘陵山地高原构成自然地理格局;四川历史悠久,文化源远流长,数千年来生活繁衍着汉、彝、藏、羌、苗、土家、回、蒙古、满、傈傈、布依等15个民族,具有绚丽多姿的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4000多年前,巴蜀文化就已逐步形成且具有相当的规模,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漫漫历史长河中,更是孕育出无数青史留名的伟人:李白从这里仗剑远行,杜甫在此望月怀乡;陈子昂、苏东坡、陆放翁恰如灿烂的明星,诸葛亮勤谨治国,唐玄宗剑阁闻铃,李冰父子修筑都江堰…… 四川之特色川菜是我国四大菜系之一,在我国烹饪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它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口味清鲜醇浓并重,以善用麻辣著称,并以其别具一格的烹调方法和浓郁的地方风味,融会了东南西北各方的特点,博采众家之长,善于吸收,善于创新,享誉中外,颇受各地去四川旅游的的游客的青睐。 四川拥有2处自然遗产,1处自然文化遗产,9处国家级风景区。被列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有:峨眉山青城山——都江堰、黄龙——九寨沟缙云山剑门蜀道、蜀南竹海、贡嘎山等处。被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有:乐山大佛、杜甫草堂、武侯祠、大足石刻、三星堆遗址等33处。此外,还有19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27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以大熊猫、银杉等为主的各类珍稀动物、植物保护区17个。四川文化区划分为四个区域:巴文化区、蜀文化区、攀西文化区、川西高原。四个文化区各具独特的四川旅游文化特色。

建议游玩时间

建议时间:8天

历史文化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在商周时期,四川地域树立了两个国度:一个是在今川西地域,由古蜀族为中心树立的蜀国;另一个是在今川东地域(包括今重庆市),由古巴族为中心树立的巴国。所以,四川地域古称“巴蜀”。公元前316年,秦灭巴蜀,置巴蜀二郡,汉属益州,唐属剑南道及山南东、西等道,宋置川陕路,后分置益、梓、利、夔四路,总称四川路,至此始有四川之名。

元设四川行中书省,简称“四川行省”,明置四川布政使司,辖区内还包括今贵州遵义云南西南部及贵州东南部。清为四川省,并对川、滇、黔3省省界停止较大调整,根本确定了如今四川的南部省界。

民国时期,今四川西局部治为西康省,1955年西康省划归四川。1997年将四川分为今重庆直市和四川省,川渝分治。目前,四川省辖18个市,3个民族自治州。

四川地灵人杰,是著名的文明之邦。它地处东西融合、南北过渡的天文地位,多年来既有利于揉合吸收东西民族之长,又是南北文明交流的要冲。长江、黄河两大流域文明的精髓,抚育出了巴蜀地域光芒绚烂的文明。

在历史的长河中,四川是人才荟萃的中央。众多历史人物或出生于四川,或生长于四川,或在蜀地为官,或旅游于蜀地,多有遗址或留念物留存,并留下了千古佳句与著名诗篇。

四川宗教非常兴旺,次要教种有佛教、道教。因此四川有上千座保管较好的宗教寺庙,在历史古迹中占了相当大的比例。

旅游月历

最佳旅游时间

3-5月。四川地处亚热带,受地势的影响,盆地的气候和川西高原山地气候迥然不同。四川盆地属温润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具有冬暖、春旱、夏热、秋雨的特点。 与中国同纬度的长江中下游地区比较,1月平均温度一般都高出3℃以上,极端最低温度一般高出10℃以上,造成盆地湿气重、雾多、日照少的气候特色。成都一年中阴雨天多250天至300天。 唐代著名散文家柳宗元在《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曾提到:“仆往闻庸、蜀之南,恒雨少日,日出则犬吠”。后来人们援用“蜀犬吠日”的成语讽喻少见多怪,却也形象道出了四川盆地的阴雨多、少见太阳的气候特点。 盆地雨量充沛,多集中在夏秋季节的7、8、9月间,龙门山――夹金山迎风的东坡,年降水量1300毫米至1800毫米,是中国的多雨区。 晚唐诗人李商隐的“巴山夜雨涨秋池”的诗句,从另一角度揭示了盆地多夜雨的现象,年平均夜雨率高达60%。“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夜雨昼晴给游客的旅行生活带来几许清新、惬意。

更多相关博文

白龙潭(2019-11-02)

真武庙(2019-11-02)

焦作市净影风景区(2019-11-02)

陪嫁妆村(2019-11-02)

凤凰岭(2019-11-02)

云台天瀑(2019-11-01)

锦绣云台温泉山庄(2019-11-01)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