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业进入改革转型阶段

  • 2015-03-12
  • 阅读858
  • 评论0

湖北“九省通衢”之称,国家实施的“中部崛起”战略,使得湖北区位优势更加明显。湖北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源远流长的文化,是楚文化的发祥地之一。适宜的产业契机、良好的政策环境、优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文化资源,为湖北旅游产业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湖北旅游近年来的发展可谓“有目共睹”。从数据上看是三个增长:一是国内旅游稳定增长。2014年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4.72亿人次,同比增长 15.4%,实现旅游总收入3752.86亿元,同比增长17.07%。其中接待国内游客4.69亿人次,同比增 长 15.57%;国 内 旅 游 收 入3676.76亿元,同比增长17.46%。二是入境旅游逆势增长,全年接待入境游客277.07万人,同比增长3.40%,实现外汇收入12.38亿美元,同比增长1.61%。三是出境旅游强势增长,全年出境游客144.18万人 次 , 同 比 增 长41.06%。

据省旅游局负责人介绍,2015年全省旅游业发展预期目标是,实现旅游总收入430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接待入境旅游者285万人次,同比增长3%,旅游创汇13亿美元,同比增长5%;国内过夜游客达到2.8亿人次,增长15%左右。旅游业增加值占全省国内生产总值6%以上。

旅游品牌创新举措频出

近年来,湖北省旅游品牌不断推广,得到业内的认可,比如将“灵秀湖北”品牌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立体式的加工包装,在央视等主流媒体开展品牌宣传。推进贯穿全年的“超快感·慢生活”高铁旅游和滑雪、温泉等专项旅游产品促销,向海内外市场大力推介“灵秀湖北”旅游精品。通过省市联动、区域联动、政企联动,采取多极布局、多点突破、多元整合、多层激励、多季覆盖的极化落地营销,寻找极点、释放极能、力争做到极致,各地涌现出许多新的营销品牌、新的营销策略。比如,恩施创新旅游宣传营销上都有一些很好的经验,值得学习借鉴,提出“养心洗肺”之旅等特色产品,令人耳目一新,恩施的国内旅游、入境旅游快速增长,形势一片大好。

省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说,去年冬季,我省“白雪热汤”旅游产品效果非常好,现在神农架一房难求,去滑雪的游客还要提前预约,这是前几年不可想象的。咸宁的温泉、洪湖的“悦兮半岛”等现在都非常火爆。在旅游宣传营销上,旅游企业发挥了积极的主体作用,比如峡州国旅、省中青旅、省中旅、中南国旅、万达新航线、华景国旅、大唐国旅、长江海外国旅等都推出一批特色旅游产品线路,受到游客青睐。

旅游业迈进大转型时代

当前,旅游业正由经济增长点向战略支撑点转变,由消费引爆点向转型突破点转变,由基本需求点向幸福评价点转变。在这个转变过程中,已经呈现出边界模糊化、需求多样化、竞争区域化、标准国际化、服务智慧化的“五化”趋势,面临新的形势,从危机中找到旅游发展的有利因素和发展新机遇,积极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比如,针对公务消费锐减的新情况,旅行社采取“团队不足散客补、观光不足专项补、政务不足商务补、国际不足国内补”的应对策略。在产品转型上,推出高铁游、自助游、乡村旅游等产品,实现了供需两旺。同时,适时推出四季不同的旅游产品线路,如春季“赏乡村田园花景,品荆楚民俗风情”乡村旅游系列主题活动,夏季“灵秀湖北清凉一夏暑期欢乐惠游”活动,秋季“灵秀湖北寻找金秋”主题产品推广活动,冬季“灵秀湖北温泉有约”精品线路推广活动。这些适销对路的产品成为旅游消费的新亮点。仅去年以赏花等为主题的乡村旅游产品接待游客约940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超过460多亿元。今年“武汉新花城”也成为第一季度我省旅游的“顶梁柱”。

在营销方式转型上,按照国际精品产品、国内辐射产品、区域供给产品的分类,按照高端旅游产品、大众旅游产品、复合旅游产品、专业旅游产品的群体,不断创新方式,策划、营销、推广灵秀湖北旅游产品。通过点对点的落地营销,巩固了传统客源市场,开拓了新兴旅游市场。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