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碧波荡漾万亩茶;2、鬼斧神工锅圈崖;3、上天入地南天门;4、舒适惬意凉风洞;5、神秘莫测二郎洞;6、神清气爽温泉群;7、独石穿空龙冠子;8、自然生态原始林;9、世外桃源顶仙坝;10、飞珠溅玉七洞潭;11、群峰独尊皇天顶;12、清朝遗迹御敌堡垒;13、川南第一峡谷阎王碥;
宜宾黄山,位置宜宾县蕨溪镇西南部,在东经一百零四度十五分,北纬二十八度五十二分,距四川省宜宾市四十九公里。属来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年降雨量1100—1200毫米,系大凉山余脉,南北走向,东临平整开阔、美丽富饶的岷江河谷冲积平坝,西面则山岭连绵,逶迤苍茫。平均海拔1300米,无工农业污染,空气清新,山黛林翠,峰岭俊秀,云海飘渺,峡谷幽深,飞爆流川,重峦叠嶂.远看黄山,酷似一睡尼,体貌特征俱备,外形逼真,神态安详。
从南面公路上山,车爬行到罗锅坪,便会看到整齐、漂亮的茶园。黄山一年四季云雾缭绕,温度、湿度非常适宜茶树生长,且茶质上乘。五十年代初大规模开发种植的茶树,从罗锅坪到天宫堂绵延二十余公里,面积近万亩。茶园都因地造势,碧波起伏,象一片绿色的海洋,非常壮观。
黄茅埂,海拔1172米,峰峦平缓,景点富集。茶园成片,更有锅圈崖陡峭,高度约110米,峭壁上清泉经年悬挂,唯有一旋梯状“栈道”可达“锅底”。泉水流入“锅底”深潭,潭面积约1000平方米,潭水汇成山溪从水潭西方流出去,不久即潜入地表,隐去行踪,在西北一人公里远的地方悄然浮现。地下暗河引发的气流,从溪岸崖壁上的洞穴(人称凉风洞)吹送出来,凉爽收藏惬意,令人留连。凉风洞对面山崖上有一个天然洞穴,据当地人介绍,此洞叫二郎洞,传说是孙悟空与二郎神打斗时,二郎神入地钻山之所,洞身深长,直通暗河,神秘莫测。黄茅埂西南方的南天门,天门洞开,拾足可进。黄茅埂附近还有温泉群落,至今未作开发利用。
天宫堂,是黄山主峰。从南方、西方、北方伸展过来的五条山脉汇聚一起,峰岭突兀,形成“五龙抢宝”的恢弘景致。登上天宫堂,向东远眺,岷江河似白练飞舞,城镇建筑、乡村风光尽收眼底,令人心旷神怡。天宫堂西北方的龙冠子山,形似龙头上的雄冠,远看龙冠子,独石穿空,气势冲天,“龙冠”由三块巨石堆叠而成。最上面的一块巨石高约二十米,呈十五度角倾斜,任凭风吹雨打,兀自岿然不动。天宫堂西面,现存万亩原始自生林,人迹不至,辅以数十万亩人造林,莽莽苍苍,林木参天,遮阴弊日,飞禽走兽,鸟语花香,生气勃勃。
顶仙坝,在天宫堂西南方。顶仙坝是山间盆地,四周峰岭环绕,中间上地平旷,面积三平方公里,坝子上农舍棋布,炊烟袅袅,清流舒缓,阡陌纵横,富饶秀美,近100户农户在这里生息繁衍,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开垦着这块古老而神奇的土地。顶仙坝东面的七洞潭,飞珠溅玉奇妙无比:在五百米的距离内,有七道瀑布,其中落差最小的为十八米,落差最大的为109米,七道瀑布的总落差为231米。七道瀑布各有特色:一洞潭清丽,二洞潭秀美,三洞潭诡异,四洞潭隐秘,五洞潭飞扬,六洞潭飘逸,七洞潭雄奇。瀑布两岸,山崖挺拔,陡峭险要,树木苍翠,藤蔓怪异,兼以人迹难至的悬崖上“徐家坟”的离奇传说,更增添了一份神秘。顶仙坝东南方的马脑山,似扬鬃骏马,昂扬奋发,山上的泰兴寨,天马寨,修建于清朝同治元年,是用来抗击李永和、蓝大顺起义军和红灯照的军事堡垒,建筑犷放坚固,保存完成,登临此处,昔日风烟尤在眼前。顶仙坝西面的黄皇天顶,群峰独尊,海拔1408米,宋代即建寺庙,香火旺盛,游人不断,上山石径,勾角相连,登顶远眺,犍为县城、宜宾市清晰可见。过顶仙坝,到达黄山北端关隘——川南第一大峡谷阎王碥。阎王碥长约十华里,峭壁高度600米左右,两山对峙最宽处200米,最窄处50米,峡谷幽深,一线青天;谷底清流潺潺,富含铜铁成分的矿石铺成沟底,清晰可见;河岸桫椤树星罗棋布,悬崖上时有千丈飞瀑坠落九天;峭壁上的栈道古堡,塔碑寨门、山洞壕堑,目不接。出阎王碥,东行十六公里,到达蕨溪镇。
整个黄山静谧与飞扬结合,刚烈与温柔相济,构成了美化美奂的宜宾黄山。宜宾黄山,集幽静的原始林,险峻的阎王碥,秀美的顶仙坝、万亩茶园和奇妙的七洞潭、龙冠子、温泉群等十多个奇异景观于一体,令人不得不赞叹天地造化之功,自然恩赐之德。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