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酒之乡——宜宾

  • 2014-12-18
  • 阅读1201
  • 评论0
全国第二批公布的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

万里长江第一城、名酒五粮液的故乡宜宾,位于川滇黔三省结合部和“天府之国”四川省的南部。地处长江黄金水道的起点,以上海浦东为“龙头”的长江经济地带的“龙尾”部位,是国家重点能源、原材料生产基地“攀西─六盘水”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四川南部经济发展的重要城市。

历史

早在三千多年前,即中国历史上的夏朝,在宜宾一带就有僰人聚居,大约在周朝就建立了僰人国。金沙江和岷江交汇处的宜宾城故称僰道县,初属蜀郡。唐时改名“义宾”(即以义宾服之意)。北宋时,宋太宗名赵光义,避帝讳,该为宜宾。1951年建宜宾市。

宜宾酿酒历史悠久,是全国名酒“五粮液”的产地,故有“名酒之乡”的美称。早在三千多年前这里就开始生产名酒。唐代著名诗人杜甫十分赞赏这里的美酒,留有“重碧拈春酒,轻红劈荔枝”的佳句。北宋著名诗人、书法家黄庭坚谪居宜宾期间,专门写有《咏荔枝与荔枝绿》和《荔枝绿颂》等诗篇,称此酒为天下无与伦比的佳酿。时经元、明两代,到清朝初年,宜宾酿酒已形成一定规模。

宜宾市山水迷人,景色旖旎,名胜古迹遍布全市。有位于长宁、江安县境内,占地六万多亩的蜀南竹海;有神奇宏阔、绵延四十余里的兴文石林,和堪称世界之绝的大“漏斗”;有神秘的珙县僰人悬棺;还有北宋诗人黄庭坚修建的流杯池,距今已八百年不倾的旧州古塔,明清古建筑真武山庙群及抗日英雄赵一曼纪念馆等。这些名胜古迹,还流传着许多神奇的掌故和轶事,令人心醉神往。

文化

历史上,宜宾是酒业胜地,是中国文化的发源地之一。

宜宾三千多年灿烂的酒文化和丰富的历史积演,为宜宾的酒业发展和“五粮液”的腾飞奠定了深厚的根基。早在战国时期,这里有棘人居住,善农业,会酿酒,保存至今的“棘人悬棺”的岩画即有棘人边击铜鼓边喝酒的图像。宜的出土的秦汉时期的文物,有铜壶、铜勺、耳杯等,有包括酿酒、贮酒、取酒、温酒、饮酒等配套的系列陶质酒器,有维妙维肖的“沽酒俑”,有“厨炊宴饮图”、“宴饮欢乐图”等含丰富酒文的石刻?/P>

宜宾酿酒业,从选料、制曲、酿造、勾兑、储存等方面,都形成了一套独特的传统工艺。近几年来,科技人员和老工人,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先后取得了人工培窖、双轮底发酵、原料配方、勾兑低度酒、“五粮液酒计算机勾兑专家系统”勾兑五粮液基础酒等一系列科研成果,使传统的酿酒工艺焕发出新的光彩。

宜宾名优曲酒久负盛名,“五粮液”在中国浓香型酒中独树一帜。据说,早在1915年巴拿马国际博览会上,五粮液的前身“宜宾杂梁酒”,就荣获名酒金质奖章;在1963年、1979年、1984年三届全国评酒会上,都蝉联国家名酒,夺得“三连冠”美称。

宜宾的茶文化独具盛名。茶叶是宜宾地区区的优势产品,出口量和创汇率均居全省首位。中外驰名的工夫红茶和红碎茶的出口量占全省的40%,在国际上久享盛誉。宜宾地区所产川红,出口早,每年4月即可进入国际市场,以早、新取胜。川红珍品棗“早白尖”,更是以早、嫩、快、好的突出特点及优良的品质,获得第二十四届世界食品评选会金质奖,畅销欧美及东南亚,是全区创汇最高的产品。

宜宾的食文化独具特色,芽菜、江南石磨芝麻油、思坡醋等特色名品与名小吃宜宾燃面、红桥磕粉、怪味鸡、宜宾板鸭、江安竹簧等闻名遐迩。

1986年,国务院公布宜宾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后一篇:长宁文庙 >
更多相关博文

白龙潭(2019-11-02)

真武庙(2019-11-02)

焦作市净影风景区(2019-11-02)

陪嫁妆村(2019-11-02)

凤凰岭(2019-11-02)

云台天瀑(2019-11-01)

锦绣云台温泉山庄(2019-11-01)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