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简介

  • 2014-12-12
  • 阅读1423
  • 评论0
黄龙景区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与九寨沟同时列为世界自然遗产。景区以其奇、绝、秀、幽的自然风光而蜚外。2000年又被联合国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黄龙景区早以罕见的岩溶地貌蜚声中外。景区内整个山谷几乎全被乳黄色的碳酸钙质覆盖,从高外看去,宛若一条从岷山雪峰飞腾而下的黄龙,蜿蜒于茂林翠谷之中。千层碧水形成层层叠叠的梯状湖泊、池沼,如璞 玉,似牙雕。池水澄清无尘,水色因水底沉积物和树木、山色的千变万化,而呈黄、绿、浅蓝、蔚蓝等颜色,堪称人间仙境。

  沟谷两侧山坡上满布着翠绿的原始钟叶林,沟中是金黄凶蜿蜒的钙华滩流,边接着成百上千个千姿百态、斑斓夺目的钙华彩池。地质学把这种独特的地形称为钙华梯池,也叫灰华田。灰华田是一种并不少见的喀斯特地形,但像黄龙沟这样灰华田数量之多、规模之大、色调之艳丽多彩,实属举世无双。几万年来,黄龙沟四周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和地表水不断流淌下来,渗入冰碛物中,在松散的石灰岩下部形成浅层潜流,并在流动过程中溶解了大量石灰岩的碳酸钙物质。随后,饱含碳酸钙质的潜水出露地表,形成无数小溪散流而下。这时因水温和压力降低,二氧化碳气体逸出,使溶解于水中的碳酸钙又结晶析出,淀积于植物的概茎、倒木或落地枯枝上,日积月累,形成了厚数十厘米、高10余厘米至2米不等的坚固的碳酸钙围堤。随着地势的高下和地形的起伏,结成的钙华呈阶梯状叠置。漫山遍野的灰华围堤,围 成各种 趣天成、形状绝妙的水池,大者亩余,小者仅一二平方米。在三维窨上展开,高低错落,层层相连,仿佛神州仙境中的莲台瑶池。
  黄龙沟的彩池大小共有2300多个,沿沟谷向上,聚集成8群,每群各不相同,独具特色。自涪源桥上溯,穿过一丛密林,一组彩池以树丛为背景,闪烁着耀眼的光辉,用轻歌曼舞的美姿,欢迎来访者,此即第一组"彩池迎宾"。第二组"飞瀑流浑",彩池的边石外侧垂直高度达6.8米,创世界地表边石坎最高纪录。第三组"盆景多姿 ",池中或杨柳倒垂,或松柏苍古,俨然是一组大大小小的盆景展览。往北不到1里地,即到了"明镜倒映"彩池群,这里紧傍森林,幽雅寂静,山色、树影倒映水中,如诗如画。再往前的是"姿萝映彩"群池,池边姿萝(一种杜鹃)花开时,彩池即被打扮得分外娇艳。第六组"彩池争艳"规模最大,由500多个大小彩池组成,朴素争艳媲美,天然卓越。与其相信的"琪树流芳",海拔3417米至3428米,多数池中长有姿 态奇特的树木。第八组"石塔镇海"位于黄龙寺之后,池中有古塔两座,修建于明代。此处彩池池底、池壁、池堤的颜色各异,呈乳白、银灰、浅黄、金黄、绛紫、褐红、金红、深蓝、天蓝、青黑各色,十分艳丽精美。黄龙彩池之间还有多级瀑布。距涪源桥约1华里的" 飞瀑流辉",瀑高约10米,宽约60多米,飞流直下,如银龙入海,十分壮观。在洗身洞之下的"金瀑泻银",由海拔3265米降至3235米,长约160米,银色飞泉从金黄色的沟壁上飞泻而下,气势磅礴。
  从洗身洞绝壁顶至姿萝映彩池,一段长80020到100米的河滩为"金沙铺地",因河滩沉积了大面积的钙华而如金沙闪耀,璀璨夺目。在沟内上段有一小型瀑布"观音洒水"尤为奇妙,当面对瀑布呼喊时,瀑布立刻化作水珠飘洒。声音停止,瀑布依旧挂落岩壁之上。 江苏省民族国际旅行社提供
黄龙涪源桥  
涪源桥位于黄龙沟口西侧,因建于涪江源头而得名,为涪江源头第一桥。此处为一小型山间盆地,四周青山环抱,绿草如茵,涪江正源从这里蜿蜒东去,直指角峰层叠、万剑插空的丹云峰丛,甚为壮观。整个桥体为木结构,建筑风格朴拙、雄浑,是游览黄龙沟的入口。进入景区,是一大片茂密的原始森林顺着用石板、原木铺成的栈道缓缓而上,呼吸着林中树木的馨香,伴着耳畔清脆婉啭的鸟鸣,游人仿佛漫步在一座巨大的“天然氧吧”。
黄龙的世界充满着绿色和新鲜的空气,由于没有遭到任何人为的破坏,她至今保持着远古时代的原始风貌,来到这里,会产生进入“侏罗纪”世界的奇妙感觉。她的美丽和奇特,越是亲临其境,越是让人不可思议。

黄龙迎宾池  
进入黄龙景区,撩开松苍柏翠的帷帐,一组精巧别致、水质明丽的池群以其绰约的风姿,揭开了黄龙景区的序幕。
池子大小不一,错落有致。四周山抨环峙,林木翁郁葱茏。春风吹拂之时,山间野花竞相开放,彩蝶舞于花丛,飞鸟啁啾嬉闹,一派春意盎然的景象。山间石径,曲折盘旋,观景亭阁,巧添情趣。 个个水池,一 平如镜,晨晕夕月,远山近树,尽纳池中。行云静水,遥相呼应,正景倒影,对比成趣。真山假山、真树假树、真云假云,含混难分,眼前一片绚丽,使人按捺不住激动的心情。
那开头奇特,色彩艳丽的池群,令人想起少女纯真的情怀,想起婴儿明亮的眼睛,似乎拉开了人们生活中神秘的帷幕。人心和世界都随着透明的大自然敞开了心扉,人与人之间充满了热爱与理解,进入了真诚的透明的境界。

黄龙飞瀑流辉  
告别迎宾池,随着曲折的栈道,蜿蜒而上,千层碧水,冲破密林,顺坡而下,突然从高约10米、宽约60余米的岩坎上飞泻而来。几经起伏,多次跌宕,形成数十道梯形瀑布。有的如珍珠断线,滚落下来,银光闪烁。有的如水帘高挂,雾气升腾,云蒸霞蔚。有的如丝匹流泻,舒卷飘逸,熠熠生辉。有的如珠帘闪动,影影绰绰,姿态万千,令人神往。
瀑后陡崖,多为凝垂欲滴的马肺状和片状钙华沉积。透出以金黄为基调的色彩,使整个满面显得富丽壮观。纵观全景,飞瀑处处,涛声隆隆,气势不凡,一经朝阳和落日的余辉点染,从不同的角度反射不同的色彩,远远望去犹如彩霞从天而降,分外辉煌夺目。游人宛如置身于迷人的仙境之中。
瀑顶彩池,好像盛满了顽强的求生的渴盼。一领领飞瀑,生生不息地大声欢唱,一条银线,永不休止地舒畅弹拔。唱给雄浑的群山,唱给蓬勃的森林,唱出了男子汉的粗犷和强悍,唱出了姑娘们的甜美与柔情。让 人们在风鸣和水流的音乐般有节奏的撞击中,默默地感受大自然的恬静与和谐。

黄龙洗身洞  
洗身洞距涪源桥1273米,处在黄龙沟的第二级台阶上。从金沙滩下泻的钙华流,在这里突然塌陷,跌落成一堵高1 0米,宽 40米的钙华塌陷壁,它是目前世界最长的钙华塌陷壁。奔涌的水流从堤埂上翻越而下,在钙华壁上跌宕成一道金碧辉煌的钙华瀑布,十分壮观。洗身洞就位于钙华瀑布下部。
洗身洞高1米,宽1.5米,进洞1米处,布满了浅黄色、乳白色钟乳石,洞深不详。经科学考证,该洞原为亿万年前古冰川的一个出水口。
洞口水雾弥漫,飞瀑似幕,传说是仙人净身的地方,入洞后方可修行得道。自明代以来,各地道教、藏传佛教的僧人,都要来这里沐浴净身,以感受天地灵气。相传本波教远古高僧达拉门巴曾在洞中面壁参禅,终 成大道。所以“洗身洞”还是本波教信徒心中的一大圣迹。
另外,据说不育妇女入洞洗身可喜得贵子。虽无科学道理,但常有妇女羞涩而入,以期生育。曾有一位游览黄龙的法国女郎听此传说后竟脱去衣裤与丈夫一起入洞净身,虔求身孕。他们久久呆在洞中,似乎只有这样虔诚地承受森森的寒气,才会感到冥之中的神明,又或者是在对神奇传说的回味中,慢慢涌出一种期待,一种憧憬和一种向往……

黄龙盆景池  
盆景池距涪源桥1601米,池群面积2万平方米,有彩池330多个。池群形态各异,池堤的大小、高低随树的根茎与地势的变化而各不相同,堤 连岸接;池壁池底呈黄色、白色、褐色、灰色,斑斓多姿;池旁池中,木石花草,千姿百态。有的如怪石矗立,有的如倒垂水柳,宛若一个个精妙奇绝的天然盆景。

黄龙明镜倒映池  
明镜倒映池距涪源桥2019米,面积3600余平方米,有彩池180个。池面光洁如镜,水质清丽碧莹,倒映池中的天光云影、雪峰密林,镜像十分清晰,往往使得在此拍摄的照片中印出来后,摄影者自己都难辨倒正。更有趣的是,同样的景物,在各个彩池中呈现的模样也各不相同,游人到此,临池俯照,整视容颜,情趣盎然。
这一个个明镜似的彩池,从各个角度将天地万物的面目展示得淋漓尽致,观池水如同看到另一个世界,一种空灵、隽永的意境油然而生,神秘而惊艳。

黄龙争艳池  
争艳池距涪源桥2447米,面积2万平方米,由658个彩池组成。由于池水深浅各异,堤岸植被各不相同,因此,在阳光的照射下,整个池群一抹金黄、一抹翠绿、一抹酒红、一抹鲜橙……争艳媲美,各领风骚,令人目不暇接。
争艳池是目前世界上景象最壮观、色彩最丰富的露天钙华彩池群。

黄龙娑萝映彩池  
娑萝映彩池距涪源桥2136米,面积6840平方米,彩池400多个。“娑萝”就是杜鹃花,藏族人祢“格桑花”,羌族人称“羊角花”,彝族人称“胖婆娘”。
据植物学家调查,黄龙的杜鹃花品种繁多,花色花形纷呈异彩。有烈香杜鹃、头花杜鹃、秀雅杜鹃、黄毛杜鹃、青海杜鹃、大叶金顶杜鹃、雪山杜鹃、无柄杜鹃、山光杜鹃、红背杜鹃、凝毛杜鹃等。
春末夏初,杜鹃花盛开,白色、红色、紫色、粉红……五彩纷呈,花色与水色交相辉映,诗情画意伸手可掬。

前一篇:< 九寨沟简介
后一篇:黄龙特产 >
更多相关博文

白龙潭(2019-11-02)

真武庙(2019-11-02)

焦作市净影风景区(2019-11-02)

陪嫁妆村(2019-11-02)

凤凰岭(2019-11-02)

云台天瀑(2019-11-01)

锦绣云台温泉山庄(2019-11-01)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