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留言成为一种“文化”
最能够见证中国人对马克思崇敬之情的,恐怕要属故居的留言簿了。最早的中文留言写于上世纪70年代末。随着近年来到德国的中国学者、游客不断增加,留言簿上的中文留言内容也越来越丰富,累计至今已达上万条之多。
随手翻开一本留言册,就会发现里面密密麻麻地写满了中文。其中表达最多的,是对马克思及其理论的怀念和敬仰:“伟人长存,思想永存!”、“因为有了马克思主义,中国才有了今天,我们敬仰马克思”、“追求真理,永不退缩”、“我是您的信徒,来自遥远的中国安徽”……字字句句落笔凝重。
一位来自中国宜昌的参观者还引用了屈原的名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有些游客也会在留言簿里小小地幽默一把。“马老,我们看您来了!我们过了10年,带着老婆又来了。”“俺莱芜有!i love you!”“老马,小燕,你们在彼岸可好?”这些诙谐亲切的问候,为肃穆的故居气氛增添了活泼的亮色。
可别小看这小小的留言簿,它甚至还吸引了德国特里尔大学汉学系的学者进行专题研究。负责这一项目的教授说:“留言的形式越来越多样,它使我们从侧面了解到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思想的变化。”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