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之事,不变只是暂时,变才是永恒。
刚刚过去的十一黄金周,我省旅游市场就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数十年来,客流人数连连攀升的传统名胜类景区首次出现接待人次下降;一些非热点和新兴景区游客量大幅增加。
这“一降一升”,至少反映出了两方面的变化。首先,旅游市场的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传统风景名胜在旅游市场中的统治地位正受到挑战,乡村游、生态游、休闲游、体验游等新的旅游形态强势崛起。其次,旅游市场的支配权正在由景区主导向游客主导转变,原来景区稀缺、游乐对象单一的境况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游客玩儿什么、到哪儿玩,将成为一些景区能否生存发展的决定因素。
由于特殊地理形势和悠久历史遗存,我省历来是旅游资源大省。近年来,更有大量资源企业和民营资本进入旅游产业领域。一时间,景区遍地开花,产业风生水起,一片兴旺景象,但兴旺难掩隐忧,长存应弃短视。现实情况是,市场格局发生了变化,旅游从业者必须正视发生的变化,因势而动、顺势而为,在“变”中把握和寻求商机。否则,僵化迟缓,不仅旅游产业做大做强难以实现,还会影响我省转型发展的步伐。
旅游市场的“变”,说到底是游客的消费需求发生了变化,他们厌烦了买票排长队、景区看人海的传统旅游方式。这就要求旅游企业深入研究游客的心理需求,改进经营服务方式,提高旅游舒适度。比如,景区能否在旅游高峰期实行人流限制、能否针对自驾游猛增的情况增配停车场。
当今社会,信息化手段日新月异,旅游市场应当跟上时代的脚步,加快智慧旅游系统的建设。如果旅游景区能适时公布自己的人流量、拥挤度、空闲车位,就会减少大量盲目的游客;如果景区能够与手机用户互动解决他们在吃、住、行、购等方面遇到的个性化问题,将赢得另一片天空。
旅游市场发展到今天,已经不仅是一个景区、一家宾馆的考虑,它已经成为一种系统工程,需要通盘思量。旅游从业者必须摒弃狭隘的“门票经济”思维,在如何整合旅游资源、规划旅游线路、完善配套服务等方面加强合作,尤其是与互联网的合作,已关系到传统旅游景区的生死存亡。网上网下互动、线上线下服务将是旅游业发展的必然途径。
2019成都全年赏花攻略!你想看的花都在这!(2019-03-14)
呼唤真正意义的旅行(2019-03-13)
「恩施旅游攻略」世界硒都醉美恩施(2019-03-13)
「恩施旅游攻略」世界硒都最美恩施(2019-03-11)
襄阳周边十大值得游玩的旅游景点(2018-09-20)
湖北兴山旅游日记,享受自然美丽田园生活(2018-09-20)
旅游;5个最佳旅行国家公园!(2018-09-20)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