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行时 我们和这个世界谈些什么

  • 2014-09-27
  • 阅读495
  • 评论0

 旅行这件事情本身,不是长篇大论地发攻略晒照片。分享一些常年旅行积累的秘密与体会,它们可能只是一些小技巧,如何逆流而上,与大部分的旅行者分道扬镳。有一天,当你发现大部分的商业旅行网站推荐的地方越来越集中,一觉醒来,走出LP(Lonely Planet)推荐的小旅馆,视力所及,发现前面至少有两个以上的人正捧着它左顾右盼。你会觉得,呀,建立自己的旅行体系的时候到了。

  挖掘“小地方”是乐此不疲的工程

  所说的小地方不仅仅地理意义上的,也可能是热门之地的生僻玩法,你需要日积月累的时间与耐心把它们翻出来。

  地图是一个寻找目的地的好办法。闲来无事翻翻地图,在可能感兴趣的地域画出,它可能不是发展成熟的旅游点,却往往有意想不到的惊喜。

  地图之外,当然也可从各种的途径搜集信息,书、杂志、电影,都会成为搜集资料的好路径,看到感兴趣的点随手记下来。

  事实证明,目的越单纯的旅行越容易挖掘到惊喜。有一段时间看胡兰成的书,对江南茶村发生了兴趣,就跑了兰溪、武义、嵊州一带;也因为看电影,策划去青海玛多的长途旅行,在遐想过无数次的小县城供销社的台阶上坐坐,和藏族朋友一起晒太阳;被朋友电脑里的某张照片所吸引,辗转踏上了去丁青的旅程,在最古老的苯教寺庙里呆一阵,和修行的喇嘛们同吃同住,和天葬师成为朋友,看他们如何郑重其事地操办一场庄严的天葬……

  和当地人产生“关系”

  依靠地图和书籍埋头做功课也有局限,更天然的办法是和当地人聊天,和年纪大有阅历的人聊天。

  闷头跑到一个地方就找一个小饭馆吃饭,找一个头脑清晰的大叔聊天,看看他们都喜欢去哪里。这个时候你大概应该感到高兴,没有游客到的地方还存在很多没有被找到的“璞玉”。

  找找当地人爱遛达的地方,本地化也是很好地方式。我的小伙伴BY 在加德满都住过了一阵,结识了不少当地人。除了做本身的田野调查之外,业余时间也被抓去帮忙查票,和管寺庙的人喝酒聊天,听他们讲讲宗教生活如何无缝地和当地生活融合在一起。与其路过,不如生活。

  遵从自己的心

  适合别人的未必适合自己,仍然是永恒的金科玉律。

  一些朋友常常让我给他们做推荐或者做做旅行计划,这件事情其实是不能越俎代庖的。需要你根据自己的心性、兴趣和需要寻找目的地。而寻找的过程本身就很刺激和有趣,我常常会在这样的过程中先享受莫名的兴奋,这也算旅行的预热吧。

  真正的事实是,你所选择的旅行仍然是你日常生活的一个缩影。你只是选择在别处,在路上复制了你的生活。高高山顶立,深深海底行。

  如果你和我一样热爱旅行,祝你好运。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