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市的世界遗产与徽州文化

山市的世界遗产与徽州文化
1990年12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十四届会议确定,黄山为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将其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黄山由此获得双重遗产的桂冠和殊荣。时隔十年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再次将青睐垂降予黄山市--公元2000年11月,皖南古村落的古黟西递和宏村同时被正式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由此西递和宏村并肩跻身于世界文化遗产之行列。2004年2月,黄山又荣幸地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专家评审会评选为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在迄今中国业已列名的29处世界遗产里,地级黄山市就占两位,这不但是黄山人及安徽人的骄傲!更是中国人乃至整个华夏民族的荣耀。
黄山、西递和宏村之所以被列为世界遗产地,有赖于她们的天然禀赋尤其是文化底蕴,而这些同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有着不可分的联系。曾被古人誉为“震旦国中之第一奇山”的黄山因其自然景观美伦美奂,尤其有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四绝”而闻名遐迩,明代徐霞客两度登临后便盛赞“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登黄山天下无山,观止矣”。同时,它还是一座“文化山”,其人文色彩同样浓烈。以至于吸引无数历代文人墨客与名流贤达题咏诗词、撰写楹联、纪游文章或丹青妙作。而那些关于黄山的优美动听的众多民间传说与神话故事,那些镌镂漆就的一处处形象传神的摩崖石刻,那些有关黄山诸多的渗透着儒学佛教意蕴深邃的各种冠名说法,那些涉及到古今知名人物的实虚杂糅的佚事趣闻……构成了神奇风雅的黄山内在文化内涵。黄山不仅是漫长的地质岁月里鬼斧神工之天然造化的产物,更是千百年来传统徽州文化的孕育酿化而成的杰作。对此,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主任冯?德罗斯特先生有精到的见识:黄山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名录》中最特殊、最具有重要文化意义的自然遗产,毫无疑问,在我所见过的世界遗产中,黄山是最杰出的。黄山,拥有无与伦比的美丽,是特别的世界遗产……特殊就特殊在这座天下名山乃是由自然与文化双重因素所使然的缘故!
说及古黟西递和宏村,这两座浸润着深厚的传统徽州文化,以宗族聚居血缘关系为纽带,以商贸经济力量及仕学势力支撑起来的皖南古村落一似“船”形、一似“牛”状,分别位于黟县城的东部和东北角,初建公元1047年和1131年,迄今已逾八九百年的历史。两座村庄在村落环境、建筑风格、建筑用材、建筑装饰、技术工艺等方面完好地保存了明清时期的真实风貌,具有很高的环境艺术和景观价值。徽派建筑之粉墙黛瓦、砖木结构、马头墙、内天井、翘角飞檐、画栋雕梁,极具地域特征,耐人寻赏。如今西递村依然完好保存着3座祠堂、1座牌楼、明清古民居120多幢,其整体格局完整,道路和水系维持原状,古朴宁静的街巷、临溪筑建的古宅屋、风格独特的私家园林、伫立村口的古牌坊,形成独有的乡村风貌。宏村最为突出的则是其由曲徊水圳和月沼南湖组成的人工水系,村内街巷大多依水圳而建,亦采用石板铺地。由书院、祠堂以及150多幢明清古民居组合起来的徽派建筑物群鳞次栉比,嵌立于青山绿水之间,其布局之工、结构之巧、装饰之美、营造之精,被人们誉为“中国明清民居文化的博物馆”。富有代表性的“古建三绝”,精美绝伦的砖木石“徽派三雕”构件,形质俱佳的宅堂楹联,古色古香的书画挂屏等等,无不向人们展现出一幅幅绚丽多姿的古代文明画卷。作为具有独特风貌格局和深厚历史文化内涵的人类传统聚居地,西递和宏村所体现的村落规划、环境营建、建筑学、技术工艺、景观设计、室内装饰陈设等方面不但是人居环境建设的杰出范例,也是中国自唐宋以来在民间住宅和人居环境建设方面达到最高水平的代表之一,这种极为珍贵的徽州文化在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它曾经在14--19世纪对中国儒家文化与商业文化的发展作出过较大的历史贡献。当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第廿四届主席团会议在审议时,高度评价西递和宏村是古老文明的见证;是特色传统建筑的典型作品;是人和自然结合的光辉典范。为此,传统徽州文化再度乘西递和宏村两地申报世界文化遗产之强劲东风,赢得了在世界文化舞台上正式登台亮相、一展芳容的良机,从而使海内外更多的人得以认识和走近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