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国家旅游局日前发布公告称,《旅行社产品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经营和服务要求》、《旅行社服务网点服务要求》等5项旅游业行业标准获批,将于7月1日起实施。其中第一项新规是对在线旅游经营服务首次作出的规范,又对治理当前在线旅游乱象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因此备受关注。
中投顾问研究总监郭凡礼表示,近年在线旅游发展如火如荼,造就了一批诸如携程网、去哪儿网以及途牛网等知名在线旅游企业。同时,许多旅行社也将业务逐渐扩展至线上,官网成为其吸引客源的重要途径,越来越多的游客也开始习惯于在网上查询相关信息、预订产品线路,并作出相应的评价。但是在发展初期鱼龙混杂现象不可避免。随着在线旅游市场迅速膨胀,及时对其进行整顿是明智之举,否则不利于在线旅游市场长远发展。
其中在线预订或购买旅游产品的游客信息被泄露的问题最为严重。今年3月,漏洞报告平台“乌云网”在其官网上公布了一条信息,指出携程网大量用户银行卡信息泄露。泄露的信息包括:持卡人姓名、持卡人身份证、所持银行卡类别、银行卡卡号等,危及用户支付安全。其他诸如泄露用户联系方式、购买记录等问题也广泛存在。防止信息泄露是一个网络监管的问题,涉及到许多部门,以旅游部门一己之力很难解决,需要互联网监管部门、金融监管部门、公安部门等协同解决。
此外,虚假信息也层出不穷。一些网站存在虚假信息,甚至有些不具备资质的“黑旅行社”、“黑导游”也在网上“浑水摸鱼”。一旦出现纠纷,消费者消费安全很难保障,赔付困难。对于这种情况,首先面临着一个责任界定的问题,是发布者的责任还是发布平台的责任。新规则对旅行社产品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的分类、交易流程、经营的基本要求、服务的基本要求、对旅行社的要求等都做出了明确说明。
新规规定,“(第三方网络交易)平台应取得工商营业执照、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完成经营性网站备案,并在网站主页面显著位置公示相关信息”,“应与合作的旅行社订立进场经营合同,监督旅行社发布的旅行社产品及其相关信息”,“可设立信用评价制度以对旅行社进行信用评价和管理,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应提前公示,并为旅游者提供信用等级查询服务”。这些规定均为进一步规范在线旅游经营、维护消费者权益提供了保障,也使“黑户”企业再难以立足。
新规出台后有望使在线旅游市场发展进入正轨,肃清市场环境。这也意味着在线旅游市场将进入洗牌期,实力较弱的企业将在此轮新规中被淘汰出局。事实上,除了新规,行业巨头的举动也在促使行业进入“洗牌期”。随着携程涉入同程、途牛主打的“在线休闲度假游”市场,以及一系列资本变化后,在线旅游格局已经发生倾覆。在线旅游作为互联网领域的一员,“前三名生存法则”同样适用,当前旅游网站百花齐放已是过去时,OTA、比价搜索、门票代售、机票代理、住宿、旅游攻略、旅游媒体等旅游细分市场巨头频现,在今后在线旅游企业比拼的将是产业链生态。
发表评论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立即登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