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山创新徽州古民居保护模式

黄山创新徽州古民居保护模式
日前,黄山市徽州唐模旅游发展公司通过国有土地挂牌竞标方式,已完成唐模村汪应川故居等6幢古民居产权交易的相关程序,开黄山市古民居产权转让之先河。黄山市文化委负责人介绍,产权转让机制,转变了以往古民居保护单一依赖投入的模式,有利于调动社会各界参与古民居保护利用的积极性。
  黄山徽州古民居是全国七大古民居建筑群之一,是发展文化旅游得天独厚的优势资源。然而,当地现存的古民居大多年代久远,自然损毁的情况较为普遍,加上城镇化建设等人为因素,有徽文化“活化石”之称的徽派古民居正在逐年消失。
  2009年起,黄山市实施“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投入60亿元,完成了101个古村落、1325幢古民居的保护利用,建成古建筑集中保护地13处,打造艺术会所、民俗客栈等12类旅游特色业态和文教卫体等7类民生服务业态964处。今年起,黄山市抓住国家批复《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发展规划纲要》的契机,把“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向纵深推进。
  为破解资金短缺瓶颈、丰富文化旅游业态,黄山市积极探索建立市场运作机制,着手制定《古民居原地保护利用产权转让管理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文件,明确规范涉及古建筑维修、迁移、认领、土地转让、房屋登记、资金支持等相关程序。同时,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成立古建筑收储经营公司,对未列入各级文保单位、濒临倒塌、个人无力保护利用的古建筑,以宅基地产权置换、集中收储等方式,将更多古建筑资源收归国有,统一创意策划、统一市场招商、统一经营销售;鼓励社会资金以认保、认养、认租、认购等方式,参与徽州古民居文化旅游项目,大力发展摄影、写生、演艺、影视、收藏等衍生行业,引导当地群众发展小商贸、小茶吧、小客栈等服务业。
  黄山市创新古民居保护利用模式,催生了文化旅游新业态,并带热了自驾游、自助游、自由行等出游新方式。今年一季度,该市接待游客698.63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74.27亿元,同比均增长15%左右。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