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湖完善信息化管理 野生鸟类尽收“眼”底

  • 2014-05-24
  • 阅读576
  • 评论0

 新华网西宁5月24日电(记者徐文婷 韩方方)电脑屏幕上,斑头雁正轻柔地梳理羽毛,渔鸥低头觅食……轻点鼠标,记者眼前展现出此前这些鸟儿迁徙的路线,它们跨越黄河、长江源头,翻越念青唐古拉山,行程达4500公里。

在青海湖鸟岛视频监控室里,工作人员向记者展示了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近年来信息化建设的成果。

青海湖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是中国最大的内陆咸水湖。同时,由于青海湖位于中亚、东亚两条候鸟迁徙路径的交汇点,是候鸟迁徙途中的重要停歇地和中转站,每年在青海湖迁徙停留的候鸟有数十万只,最多时有40余万只鸟类。

“鸟类保护要尽量不去干扰它们的生活,而有些繁殖地离陆地比较远,人不可能经常去进行记录和巡护,所以通过这个视频监控,可以对鸟类进行实时、不间断地观测,不仅保证了鸟类繁殖期的安全,也为禽流感监测提供了及时、及早发现的可能性。”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信息宣传科科长侯元生说。

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外视频监控系统初建于2002年。这里海拔3200米,自然条件恶劣,安装网络视频监控设备的四周鲜少有人,不通电,甚至没有手机信号。在这里建立网络视频监控系统,需要把无线有线局域网、远程网等技术、太阳能技术等综合起来使用。

2005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与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签订合作协议,全面参与到保护区野外视频监控系统建设中。2007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通过鸟类环志、无线电遥测、GPS追踪系统等观测方法对鸟类活动进行数据收集和分析。

2011年,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与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共同合作,完成了青海湖地区7个生态系统自动定位监测站的安装与调试,为青海湖野生鸟类保护和利用提供更为科学和系统的数据支持。

如今,青海湖已建成覆盖5个核心区域共23个视频监控节点,分别组成6个局域网,通过光缆和微波传输汇聚到蛋岛、鸟岛保护站监控室和管理局的网络信息中心,实施青海湖夏候鸟集中繁殖地实时远程监控,开展禽流感监测、鸟类行为观测、迁徙路线研究等多位一体的科研活动。

“通过信息化建设,我们将保护区内野生鸟类迁徙、觅食、繁殖情况尽收 眼 底。”青海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副局长何玉邦说。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