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杂谈

  • 2012-03-08
  • 分类:旅游见闻
  • 阅读1257
  • 评论0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
    司马光老先生的这句话,为洛阳作为千年帝都做了简约的解读。

    洛阳——兵家必然纠缠的一块宝地,帝王必然钟情的一方水土,城阙必然耸立的一座城池,文化必然融合的一个容器。

    有人说,若论资格,巴黎的凯旋门得向洛阳的应天门尊称“前辈”,而高耸入云的埃菲尔铁塔,也得弯下腰来对白马寺东边的齐云塔叫声“大哥”。

    历史强调的,就是一个“老”字!就是一个“早”字!而洛阳,占的就是这个优势——它几乎与华夏文明史相伴,是最早建立都城的地方,是建立都城时间最长的地方,是建立朝代最多的地方。目前考证共有13个朝代在此建都,最近又有学者认为共有15个朝代、105 个帝王在此建都,建都时间累计1650年。
    外地朋友来洛,往往困惑:洛阳处于东西狭长的洛阳盆地当中,四围皆山,出入不便,怎能吸引那么多的帝王,纷纷来此建都呢?

    其实,这是拿今天的眼光来看古人的选择。如果是营建现代化的大城市,洛阳四围皆山,确实显得局促,大有伸不开拳脚之感。但对于古人来说,此等山河布局,风水可是好极了。你看:洛阳东有虎牢关,西有函谷关,北面有黄河天险加上邙山之固,南面群山连绵加上伊水环绕,在“冷兵器”时代,这都是天然的屏障、不用修筑的“长城”。在此建都,四面容易守卫,可用精干的军事力量护卫京畿,大量的机动兵力尽可以放心地离开,部署在其他地方。同时,由于北面的巍巍邙山挡住了滔滔黄河,都城洛阳永远不受大水患影响,而洛阳境内又有伊河、洛河、?河、涧河等众多河流环绕,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农业生产也有了保障。
    有人研究中国都城史,发现了一个有趣现象:历史上的洛阳、西安,仿佛是中国古代都城的钟摆,西周以来多个王朝的都城,不是在西安,就是在洛阳

这也难怪,如果从地图上看“两京”(西安和洛阳),那真是天造地设的一对儿宝贝!其对称的格局令人叫绝。一般来讲,即使在西安建都,帝王们同时也要营建洛阳,就好像这两座城市是姊妹花一样。譬如,西周王朝刚开始一方面定都关中,一方面又在洛邑营建王城、成周,力图形成东西对称又相互倚重的格局。
    自西周到唐朝末年,差不多2000年的时间里,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核心在什么地方呢?很明显,是在洛阳和西安这两个地方。要知道,这近2000年,几乎占了中华文明史的一半了。
    而最为有趣的是,2000年间的这个摆动,忽东忽西,来来往往,摆幅在300年至500年,似乎故意要让西安、洛阳“轮流坐庄”,轮着当国都。
    是什么原因造成“钟摆运动”的现象呢?专家认为主要原因两个:一是西安、洛阳在地理、物产等方面适合建都;二是历朝历代建都,都要考虑提防和消解北方民族的压力。
    我们看电视剧《汉武帝》、《唐明皇》,看有关宋代历史书籍的时候,可明显地感到来自北方的威胁。当初,汉高祖赢得天下,初建都洛阳,他看到这里的山水不错,准备把都城永远建在洛阳。但是谋士娄敬说“不妥不妥”,建议建都长安,为的就是防止西北戎狄东来。
    到了东汉时,情况又变了,刘秀坚决舍弃长安而定都洛阳,主要是关中经过王莽之乱,“宫室焚荡,民庶涂炭,百不一在”,长安城已经成为废墟。刘秀在洛阳的一番动作,把洛阳建成为当时的国际大都市。
    到了隋唐两代,文明的钟摆仍在长安、洛阳之间摆动,而经过隋炀帝大规模营建东都以及后来武则天
    中国有句俗语,即“生居苏杭,死葬北邙”,意思是说苏州、杭州乃鱼米之乡,风光绮丽,是人们居住、生活的好地方。而洛阳的邙山,一来依傍着帝都,二来黄土深厚,是“埋人”的好地方。以前,钟情洛阳,常常在这里居住,对洛阳的投资也很大,所以洛阳的地位实际上已经超过长安。
       我们单单从陵寝风水学方面考虑,揣测人们钟爱邙山的理由,是因这里黄土厚、好埋人。但现在忽有所悟,一般的庶民阶层,死后也往邙山上挤,搞得那里坟连坟,墓靠墓,“几无卧牛之地”,难道就没有想沾点“帝王气”的心理因素?
     我看有!古人迷信风水,更迷信埋葬地对身后子孙的荫庇作用。你想想,你帝王将相死后都慌着上邙山了,俺老百姓也想沾点王气,好让自己的子孙有个好前途!
    洛阳这地方,真是好啊,活着的人钟情,死了的人也“钟情”,这是为什么?这里有一个重要原因,是地理观念上的认同。
    话说很早以前,国人地理知识贫乏,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而洛阳正好居于大地的中心位置,称为“土中”或“天中”。早在西周之时,周公营造洛邑,就认为“此天下之中,四方入贡道里均”,意思是说,把洛阳当都城,四方诸侯来进贡或者朝拜周天子时,从四面八方赶来,离洛阳的距离都差不多,不会让哪一方诸侯跑冤枉路。想想也是,那时候没有飞机火车,更没有高速公路,如果都城位置很偏僻,岂不费事?
“昔三代之居,皆在河洛之间”,这是司马迁说的话,他是汉代史官,居然也发现了这一点,他之前的王者,也都把洛阳的重要性看清楚了。“三代”,指的就是夏、商、周。夏代在偃师的二里头有都城遗址;商都西亳在如今的首阳山电厂附近,这里有商代的都城遗址;东周营建成周城,更不用说了,还是在洛阳
看来洛阳素有“天下之中”之说,此话是不虚的,若从更大的地理环境,尤其是交通优势上看,洛阳虽然四围皆山,但出出进进还是很方便的。当时洛阳的道路,大概和现在的京沪高速公路差不多,我们小时候读古人的诗歌,常可看到“洛阳道”这样的字眼,有的干脆把《洛阳道》直接作为一首诗的题目了。什么“洛阳驰道上,春日起尘埃”,什么“洛阳道八达,洛阳城九重”,什么“洛阳九逵上,罗绮四时春”等等,这些诗歌的作者,最早的在南北朝时期,最晚的也在宋朝,足见洛阳发达的交通对人们思想的影响是多么深远。
有一种观点,叫“地理文化决定论”,说的是一个地方地理位置、山川风物,对这个地方文化的形成有着决定性影响,甚至可以形成一方百姓的脾性。这种观点虽略嫌偏颇,但还是有一定道理的。你看那南方山水,秀丽柔美,南方戏曲的唱腔,就比较委婉动听;而北方山势雄浑,大河奔涌,所以北方的戏曲唱起来就很高亢。尤其是秦腔,不叫“唱”,叫“吼”!为啥“吼”呢?那是因为人家有“八百里秦川”!恁大的地方,还不得由着人家的性子吼?!
所以说,洛阳这地方,好得很!甭干涉,就让人家建都好了。过去洛阳的漕运是很发达的。从西汉起,历代统治者都很重视洛阳的水上交通。隋代以前,洛阳的水运一直不错,隋炀帝开凿了大运河,把洛阳的水系纳入了运河水系,这样一来,洛阳的胳膊一下子就伸到了江南,把鱼米之乡揽进了怀里,同时也使洛阳成为全国的中枢。那时节,隋炀帝只要高兴了,就可以从洛阳码头下水,走水路到达江都(今扬州)。史书上说,隋唐时期,洛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往南可以远达扬州和广州。洛阳真可谓是上下通畅,左右逢源!
四方交通之畅达,激活了洛阳的血脉;八面来客云集,烘托了洛阳的气氛。洛阳,长期作为都城,不是可以理解的吗?
对于成语“中原逐鹿”,我有不同看法——若按一般词典上的解释,逐鹿指的是争夺政权。逐,在这里有追逐、夺取的意思;鹿,指代政权或者说江山社稷,但实际情形又是怎样呢?
实际情形是,每“逐一次鹿”,老百姓就“倒霉”,而且不止“倒一次霉”。连年的战争,常常在中原开打,把中原百姓像鹿群一样赶来赶去,所以说这个“鹿”,实际上是老百姓!不错,朝代是更换了,洛阳也成了都城了,但老百姓来还是受苦。正像元代散曲家张养浩写的:“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今天的洛阳人,一直为洛阳是千年帝都而自豪,而我们的先民们,说不定为洛阳成为国都而发愁呢!
     早在夏商周之时,中原已经成为强者的政治舞台。夏人在豫西活动;商汤灭夏后,虞夏联盟中虽然有一支向西方、北方迁徙,但主要力量仍在中原;东周之后更是如此,东周都城明确定在洛阳
国人长期以来都有以中原为中心的意识,古人甚至认为,远离中原的地区,都属于蛮夷之地,从内心不予重视,所谓南夷、北狄的称呼等等就是明证,似乎这些地区,只配作为中原王朝流放罪犯的去所。
就说西周初年吧,武王伐纣之后,很多事情还都没有做,但是武王马上想到了营建洛邑。当时大家正在兴头上,只有他闷闷不乐,睡不着觉。周公问他为啥不高兴?武王说:“殷商遗民还有360个族氏并没有臣服呀!我怎能高枕无忧?我看现在得赶快出台两个对策,一是施行德政,一是营建洛邑。”武王为啥想到建洛邑呢?他认为洛阳本来就是夏王朝居住之地,南面和北面有山有水,可上通于天帝,极具地理优势。由此看来,武王在天下初定时,就营建洛邑,让洛邑对西周都城镐京形成拱卫之势,十分英明。
到了汉代,长安作为西汉国都,对控制并防备西方强敌的入侵起到了作用。但是到了西汉末年,洛阳的经济发展水平已超过长安,经济地位举足轻重。长安的位置,在整个经济生长带上过于偏西。过去在长安建都,主要是出于军事上的考虑;而到了东汉,建都需从经济发展着眼,所以刘秀建都洛阳,也很英明。    商朝灭亡,周朝建立,情形和当初商灭夏差不多:商朝的遗老遗少不老实,趁着武王在灭商之后2年就死了,趁着继位的成王因年幼由周公辅佐的机会,与反对周公的武王的另外两个弟弟管叔鲜、菜叔度联合起来,欲推翻周朝。在这种情况下,大规模营建洛邑和巩固洛邑,成为首要任务。
西周的国都在镐京(今西安西南),但反对周朝的势力,却集中在洛阳及洛阳以东地区,所以这时建设洛邑,比建设镐京更重要。
周成王5年的时候,周朝在洛邑大规模营建成周,建成后,他把商朝的贵族圈进城内,监视居住,派了6个师(每个师2500人)监管、驻扎在那里。
由此看来,洛阳都城的建立,哪一次也离不开政治的需要,与纯粹的商业城市完全不同。
历史进入秦汉时期,洛阳扮演了新的角色,奏响了中国都城文明的辉煌乐章
秦始皇统一中国,历史进入全新的发展时期,洛阳也扮演了新的角色。
但秦朝立国,都城不放在洛阳,又跑到西边的咸阳去了。为什么?这还得从当时的政治形势说起。

     连年的战争,刀光闪闪,箭镞如蝗,中原城池,被打得像马蜂窝一样了。洛阳及洛阳以东的广大地区,经济遭到前所未有的破坏,再在洛阳建都,显然不现实。而秦国自立国起就在西边经营,连年的战争大都在中原进行。这样一来,秦国的大部分地区得到了休养生息,所以秦朝国都建在了咸阳。
- 但秦始皇也不傻,他知道洛阳的重要,首先修筑了通往洛阳的道路。他对洛阳的物产很了解,认为这里虽然遭到了破坏,但农民的耕作技术和“素质”是很高的,于是把对秦国有大功劳的吕不韦的食邑也封在洛阳
     汉朝建立后,开国皇帝刘邦曾初都洛阳,后来听了娄敬的话,把国都放在了长安。但这一时期,正是洛阳积蓄力量,准备取代长安的“成长期”。
一座城市,当然是不会开口说话的,但她的经济实力,却会发言。政治,是建立在经济基础之上的,洛阳越来越“牛”,是因为她的经济实力越来越“牛”。
西汉时期,虽仍实行“重农抑商”政策,但商品生产和商业活动已经在洛阳兴盛起来。洛阳作为中原地区稍稍偏西的一座重镇,正好联系东部地区和南部地区,与都城咸阳联系也很方便,洛阳实际上成了当时全国经济交往的中转站。
再往后,起兵南阳的刘秀做了东汉的开国皇帝,他坚决把国都定在洛阳。东汉经营洛阳100多年,把洛阳建设得繁华似锦。  东汉光武帝和明帝、章帝在位近60年(公元25年至84年)里,国家相对稳定,但自和帝即位(公元89年),东汉进入了长期的动荡期。
和帝即位的时候,还是一个10岁的孩子。他之后的8个皇帝,即位时不是10岁以下就是15岁以下的孩子。皇帝年龄小,不能理事,就由母后临朝。而母后呢,自然相信娘家人,大权就落到了外戚手里。皇帝长大了,不甘心受外戚的挟制,就通过培植亲近的宦官来收拾外戚。在这样反复的斗争中,历史进入一个怪圈,宫廷内,都城里,鬼魅重重,阴谋丛生,杀机四伏,刀光剑影。
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如此激烈,各方势力一门心思都想置对方于死地,哪里还会想到庶民?他们所能想到的,就是更加疯狂地兼并土地和剥削农民。阶级矛盾日趋白热化,到了公元184年,终于爆发了黄巾大起义。
这以后,全国又进入大动乱时期,洛阳城也从此走上时兴时衰的道路。
纵观中国都城的移位和走向,西边是头,然后向北、向南伸开了两腿。宋代以后,作为都城的洛阳渐远渐淡,但依然站在往日辉煌的背景里

第21届洛阳牡丹花会时,南京大学的一位年轻教授来洛阳参加学术研讨会,我去采访他,谈到了中国都城史。

他认为,历史上在洛阳建都的朝代虽多,但都不是“大王朝”。他说:像对世界产生影响的秦朝、元朝、明朝、清朝等,国都均不在洛阳。而在洛阳建都的众多王朝中,东汉是有影响力的,西晋是有故事可讲的,北魏是有个性可陈的。其他的诸如曹魏、后梁、后唐、后晋等,不过是昙花一现,没啥影响力,不值得多说。
咱,不能同意他的意见!

曹魏,连着西晋,这两个朝代的都城都在洛阳,而且城址都在汉魏故城。曹魏都洛46年,西晋都洛52年,虽然时间不长,但这两个朝代相连,加起来也近百年了。接下来的北魏都洛,可以说是历史壮举。
北魏年轻有为的孝文帝,是历史上有意识推进民族大融合的皇帝之一,洛阳人对他怀有太多的好感。他执意把北魏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不顾鲜卑贵族的激烈反对,不顾西晋“八王之乱”对洛阳造成的惨烈破坏,敦促鲜卑人学汉文、学汉话、穿汉服,恨不得一下子全部汉化!
我想,当时孝文帝迁都,固然有南下的图谋,但当时可供他候选的都城名单,是可以列上一长串的,可他却选了洛阳,这也是出于政治上的考虑:洛阳距其原来的都城不远,北边如有动乱,回师还来得及;而从洛阳向南进军,直接就南下了;从洛阳向东发展,也是可以的,向西就更不在话下。当然,孝文帝迁都洛阳,还有向中原文化学习的意图,此为后话。
这位教授没有提及隋唐,可能觉得唐代都城在长安的时间长。也没有提到隋,可能觉得隋的寿命仅30多年。但这两个朝代,绝对有影响力,都曾都洛过一段时间。
对洛阳来说,只要有人在这里建都,不管这个朝代的寿命多长,也不管这个朝代都洛的时间多短,洛阳的重要性都是不言而喻的。谁坐江山,不想永固?朝代短命,与都城的影响力和魅力是两码事。
      选址,在宋代以后逐渐南下或者北上,原因是复杂的。其中除了军事、政治因素外,还有一个重要缘由,就是中原经济的逐渐衰落及江南经济的崛起。

      洛阳,在相当长的时间内,是都城也是中心,是文明的代名词,也是战场和焦土的代名词。古人打起仗来,可没有什么文物保护意识,攻城时积压的仇恨,只能换来破城后的屠城。谁打了进来,谁都要蹂躏这个城市;谁放弃这个城市,也会毁掉这个城市。东汉末年的董卓,就是洛阳的千古罪人!他被别人撵出洛阳之前,派出铁骑五千,把所有宫殿付之一炬,南北两宫,火舌走龙,浓烟滚滚。他又下令将洛阳周围100公里内的民房烧毁,尽驱数百万人口迁往长安。路途之上,百姓一队,士兵一队,互相牵押,哭声震天,尸体盈路。洛阳就像一个被抛弃的孤儿,在一片焦土上哭泣。
像这样的“毁城仪式”,在这里上演过好几回。这真是“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洛阳太重要了,同时也太“受症”了;洛阳经常辉煌,同时也经常毁灭。
如果把洛阳比作一个人,她的经历真是太丰富了,她的体验真是太复杂了!即使在宋代以后,洛阳在人们的视线中渐远渐淡;即使在后来,洛阳沦为州县治所,降为区域性城市,但她,依然站在往昔辉煌的背景里,熠熠生辉!

      文明如花,有源泉的地方先有花。河洛文化是华夏文化的源头,在洛阳建都,犹如近水栽花,再自然不过了
      我们的文字和历史所能追溯的,也就是几千年的岁月。但这几千年的历史,在变成一本厚厚的历史教科书的时候,哪一个重要的章节,不出现“洛阳”两字呢?

     我总是搞不明白,文明,咋就这样钟情洛阳?
首先是河图洛书和《易经》,你说这些被誉为元典的东西,咋就偏偏出自洛阳?

    《易经》,是古人的心灵进行凤凰浴火的尝试,是潜下心来艰苦思索的长征。而这次长征,是在河洛地区进行的,那些用来算卦、推演的草呀、棍呀什么的,可都是咱洛阳的草木!

     我们当自豪!
     遥想远古之时,大地上最明显的“活物”就是江河。而黄河,是这些“活物”中产生文明的主力军。黄河文明的形成,大体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2000年,这说明黄河文明出现得很早。
她不但早,且有生命力。因为当时的神州大地上,出现了不少区域性文明,如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良渚文化、红山文化等。但这些区域性文明,有的往前走了几步路就停止了,有的慢慢走向了低谷。只有黄河文明,如中流砥柱,朝气蓬勃地向更高层次发展了。

     黄河文明的升华阶段,主要是夏商周三代。这时的黄河文明,主要集中在河洛地区。河洛文化遂成为黄河文明的核心。
         你看:绕了这么大的一个圈,才提到河洛文化,为的还是说洛阳,是证明河洛文化的生命力和连续性。想想也是,禹传天下给儿子启,人们还骂他自私呢!因为在他之前,称帝实行禅让制,你让我、我让你的,好像权力是个烫手山芋。可禹一交班,就开创了父传子的“家天下”的政权体制。这些大事件,都是在河洛地区进行的,所以说,河洛文化形成了比较成熟的国家体制,制定了比较完善的礼乐制度,出现了比较规范的文字。这是什么?这是文明源头!
接着,在河洛文化圈周围,陆续出现了巴蜀文化、吴越文化、楚文化、燕赵文化和齐鲁文化等,影响中国几千年的道家、儒家、墨家、法家、兵家、名家等学派,也如雨后春笋般在河洛地区涌现。

孔子,圣人呀!不简单吧?但他还得跑到洛阳学习呢!孔子生活的文化区域,是齐鲁文化圈子,在当时也属于先进文化,但与我们的河洛文化相比,还不行。于是,孔子“入周问礼”,虚心地跑到洛阳学习周礼,在感受礼乐的过程中构建了儒学。你看,孔子周游列国,无论走到哪儿都是老师身份,唯独来洛阳,他是学生的角色。
后来,儒教吃香,尤其是到了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孔孟之道弥漫如海。但是海再大,还须有源头。河洛文化,就是源头。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