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婺源游 彩虹桥风光

  • 2014-04-02
  • 阅读578
  • 评论0

 婺源 被誉为“中国最美的乡村”,素有“八分半山一分田,半分水路和庄园”之称的婺源,和古徽州 的许多地方一样,婺源美在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文化与生态的珠联壁合。婺源古风蕴藉,文气沛然,是理学大家朱熹、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故乡,有“书乡”之美誉。

  婺源彩虹桥,历史悠久,建于南宋,距今已有八百多年,是古徽州最古老、最长的廊桥,被众多媒体誉为“中国最美的廊桥之一”。廊桥就是一种带顶的桥,这种桥不仅造型优美,最关键的是,它可在雨天里供行人歇脚。

  这座桥名取自唐诗 “两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桥长140米,桥面宽3米多,4墩5孔,由11座廊亭组成,廊亭中有石桌石凳。彩虹桥周围景色优美,青山如黛,碧水澄清,浏览四周风光,让人感受婺源之美。

  彩虹桥的魅力,不仅在于桥体与青山、碧水、古村、驿道的完美结合,而且更重要的体现在建造的生命力:科学合理的选择了建桥的地理位置——建在最宽的河面上;分解洪水冲击力的半船形桥墩设计;根据洪水主流速桥墩之间的差异分布;条石砌法的紧密牢固;桥面设计理念的长远、实用,易于后人维修,充分体现越简单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延续的哲学思想。

  该桥虽历经八百多年,依然完整、古朴、厚重。彩虹桥与登云桥一高一矮、一大一小地连接着,解读了古徽州桥名文化的精髓:无论读书、做官、行商……登青云,一路吉祥像美丽的彩虹,飞黄腾达。两桥桥名的巧妙组合,正是古人对子孙后代的祝愿、祈盼。

  桥下的一池碧水,使这里的乡村更显出她的灵性。稍作休憩,浏览四周风光,人们获得的是城市所没有的那种宁静与恬淡。

  一道简单不起眼的石碣(石坝),几百年来保护彩虹桥周边的生态环境,被誉为“生态保护神”,不知吸引了多少游客涉水徜徉其中。

  这是彩虹桥上的神灵,传说婺源人在古代建桥有个习俗,建桥墩时,在临水的侧面会镶钳进一头铁铸的水牛,以镇住洪水,保护桥墩。彩虹桥第三个桥墩,至今依然完好地保存着一头铁牛;牛头伸出石缝,警惕地双眼,注视着流经的每一次洪水。八百年来,仿佛怒吼着同一个声音:洪魔让道!据说,这八百多年的小水牛是有灵性的,见到、触摸他,可保人健康、平安。但可爱的小水牛,乘竹筏才能见到,抚摸它。

  彩虹桥的桥面的木质结构,面临自然风化与腐蚀。先辈们考虑到将来的维修,整座桥并没有雕梁画栋,听说八百多年来。历代都有维修,充分体现了越简单实用的工艺,越容易传承与延续的哲学思想。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