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尽是“金骏眉”

  • 2014-04-02
  • 阅读958
  • 评论0

年前曾在梅兰芳大剧院四层的“兰茶坊”听中国戏曲学院的刘超先生说那些个“伶人往事”,老板马达飞性情中人,慨然捧出金骏眉待客,一时引起不小的骚动。
南京茶界闻人崔波,也发现从前福建茶友出门,总爱携上两泡极品铁观音与茶友一起品鉴,近两年情势渐变,随身带的都是金骏眉,非最重要的朋友还不舍得拿出来。一时间,大有满城尽是金骏眉之势。
“有的号称某某交厚的领导相赠,有的购自专卖店。各种版本的‘正宗’喝了很多,但口感都不一样。冲泡之法更是看不懂:不敢用盖碗,只宜85度水在茶漏里快速过一下,唯恐将极嫩的芽头泡老了。”
浏览论坛,他更震惊地看到一篇文章断言,梁骏德(元正茶厂的高级茶艺师,在制出金、银骏眉后自立门户)的金骏眉,在性价比和口感上都不及元正,并把叶底图片都发出来“留此存照”。
骏德茶厂的金骏眉叶底微微发青,感觉发酵时间不足。再看干茶,元正的肥肥壮壮、满披金毫,骏德茶厂的干干瘦瘦、黑黄相间、略显金毫。老崔极为纳闷:既然此茶为梁家首创,为何反逊美于元正?彼时金骏眉已经炒至万元天价,谁又是真正的正山小种之王?
权威文物鉴定专家孙学海老先生曾教我一句“入门诀”:不知真,焉知假。此言正对老崔的心思。他与林清玄同好,一有空闲便到原产地去“找茶”,更是位考据成癖的“陆羽信徒”。
想当初试泡极品名茶太平猴魁,第一反应便是给有“金陵茶仙”之称的朋友打电话。对方问有没看见“红丝线”,老崔眼睛瞪得大大的,硬是没看出所以然。
红丝线到底是什么?正宗的太平猴魁究竟是什么样的?好奇心大炽的老崔特意跑去了安徽省黄山市太平猴魁的原产地,一到就迫不及待地泡上一杯胡家茶园的第一采猴魁,紧紧地盯着茶杯里的茶,心里千呼万唤,依然没能一睹传说中的“芳容”。
放下茶杯他又去了当地茶叶城,在一家最大的茶行中,从店员、经理到老师傅,快把他们问死掉了,也未能得出一个定论。其后又穿越龙门岭山脉、过太平湖、在崎岖的茶山小道上爬行,终于揭开了红丝线之谜:原来猴魁采用手工锅式杀青,先捋直成一排一排的,再用铁磙压扁。茶叶产地好、内含物质丰富,主脉、侧脉中的多酚类氧化酶难以被彻底破坏。残存的茶汁烘干后就附着在干茶上,部分主脉暗红,侧脉呈红丝状。但热水沏下,“红丝线”自然消失无踪。
2009年9月5日,老崔与梁师傅取得了联系,携友从南京直奔武夷桐木关一探究竟。茶文化研究者张友茂自京地辗转,与其会合。两千里“考茶”,只为喝一泡正宗的金骏眉。
是夜,一行人披星戴月、缘溪而行,一百二十多里山路,左旋右回、盘崖错道。驶过武夷山自然遗产核心保护区“皮坑”哨卡,抵达世界红茶的发源地桐木关江墩,梁家“茶宴”早已备上:金骏眉、银骏眉、大赤甘、小赤甘、正山小种、正山野芽、金玫瑰、原生老枞……盏盏妙哉,品了个不亦乐乎。
真正的金骏眉完全耐得住100℃的沸水,5秒出汤,汤色呈现清澈明亮的金黄色。第一泡入口,熟悉正山小种的的人会一怔:居然没有丝毫的烟熏味和桂圆香,而是蜜香、甜香幽幽扑鼻,汤水顺滑、甘甜,浓稠醇厚、喉韵悠长。除了传统红茶的果香,还有明显的花香与一丝绿茶才有的鲜爽滋味。老崔闭目细品、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原始山林。直到第十泡品质基本不变,叶底呈鲜活的古铜色,芽尖鲜活,秀挺亮丽。
上好的坦洋功夫茶取出,金毫满布,往往博得一阵喝彩。为什么金骏眉品相不佳?
原来桐木关没有大面积的成片茶园,一万亩的茶园错落分布在30多万亩的天然林间,茶树生长在沟底谷间石头缝里,基本是半野生状态,芽特别瘦、细。又因全手工揉捻,造成其外形弯曲度大,发酵、烘干后出来便呈现黑、褐、金、黄四种颜色。因而金骏眉不似家养红茶以金毫为标志,金毫越少,反而意味着野生越多。
老崔那段时间住在梁师傅的二儿子梁天雄家,一有机会就问东问西,终于又被他获知:金骏眉的核心就在发酵的秘密上。看似尖尖的芽头,其实里面层层叠叠。如果最里面发酵完全到位,最外面的就过了。因而它不像市面上的红茶大部分都是一次性发酵做透,张扬、艳丽,而是在芽头的内部,还留那么一点恰到好处的青意,这便是叶底为何会微微发青。至于发酵的时间,全凭梁师傅根据天气、温度的不同来决定。
金骏眉的由来,据说是2003年的时候,两位北京来的茶客张孟江和阎翼峰,提出能不能做出比特级更好的单芽茶。因为成本太高,梁师傅心生犹豫,这件事一直拖到2005年6月21日。在他们的鼓励下说动了元正和梁师傅,于是让人采摘了1500米高山的一斤半原生小种野茶的芽头,由梁师傅亲手制作、一气呵成,第二天,经过他们的品评,发现芽头做成的干茶有股沁人心脾的甜香,当下由张、阎二人用了骏德师傅姓名中的一个“骏”字来为该泡茶叶命名。并且他们用天平称了一百克来数,一斤金骏眉有58000多棵芽的说法就是他们数出来的。
桐木关所在地域仅60平方公里,山间野茶数量很少。由于必须是谷雨前后一周内萌发的芽头,每天一位女工只能采芽尖约2000粒,每斤茶芽约为500元,5斤茶青方能做成1斤成品茶。所有的金银骏眉都是经过梁师傅一双手在两块巨大的榧子木(红豆杉科)做的木锅里揉制而出,连包装带运营成本,1斤成本价接近4000元。据老崔所说,即使在梁师傅家地头上,一斤金骏眉也要卖到9000元。他在南京的茶馆,基本上都是都是一两一两地卖,有时甚至是一泡、两泡。
“他们家的茶,如果硬让我说一种感受,就像品了人参汤一样,清清爽爽,原生老枞都能喝到青苔味。我每次喝的时候都有这种感受:是坐在武夷山梁师傅的家中,门外沟壑幽森、屋后溪水潺潺。”
从桐木关寻根溯源回来,老崔染上了一个新嗜好。
这位有心人发现,梁师傅自己一天到晚不离口的茶,竟然是一壶闷得浓浓的正山小种茶梗。茶梗素来是粗鄙之物,茶客即使无茶可喝,也绝不会表示感示兴趣。但老崔一入喉,才知别有洞天。
笔者以其所赠在家试泡,始知此茶除了不耐泡,与正山小种红茶一脉相承。洗茶后注入滚水,第一泡约15秒出汤,汤色亮黄,带有强烈的松烟香、桂圆味。第二泡时间稍长,汤色红艳,可以感受到比寻常红茶更为粗烈的暖意浓浓包围。三泡之后,汤色开始偏淡,然口感愈发甘甜,逗留不去。
正山小种茶梗为武夷山民世代自用,市场上难觅其踪。相比较一睹金骏眉真容,这一发现更让老崔喜不自胜,带了满满一大包回宁。自此情有独钟,呼朋唤友,逢人就推荐,一日不饮便甚为失落。每每打电话向梁师傅求救,内容不外乎“急发茶梗若干……”
被老崔发展成为“茶梗控”者众。有位朋友说得好:“如此好茶,无论贵贱,自然得推荐朋友分享。懂得爱茶的人最终欣赏的是其内在的韵味,又何必太在意外表如何呢?”

发表评论

匿名匿名

提示:请先登录再进行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