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博文..................................................

共5204篇

石佛与寺院始建于公元520年(北魏孝明帝正光元年),寺院已废多年,仅存石佛2尊,坐落在寺墟土台之上。台高1.5米,南北长15米,东西宽20米,两佛间距12米,东西排列,均面南结跏趺坐于束腰莲座上,通高2米。头饰螺髻,身披
5年前

| 阅读(276) | 评论(0)

位于淄川区岭子镇槲林村西北,系一佛教寺院.青云寺,旧名上泉庵,始建于明代。据旧县志载:“(僧)园明,於西南山中创建青云寺者也。寺初名上泉庵。正统中,僧人净明结茅於此,舍身以为浮屠,开山为田,自耕而食。有徒曰道通,再传曰德
5年前

| 阅读(408) | 评论(0)

博山区孝妇河西岸桑园村的高阜上,曾为公园路小学的分校。??院落为正方形,长、宽均10米。大门1间东向,为联拢式建筑。门内北屋2间、南折为二门现已拆除。进门为正院,西大殿3间前出厦,上覆琉璃瓦、五脊六兽,殿内雕梁画栋金碧绘
5年前

| 阅读(179) | 评论(0)

位于桓台县新城镇西南隅,是清初刑部尚书王士祯(别号渔洋山人)的祠堂。为市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祠有正堂5楹,原系抱厦式木结构建筑(1940年改为水泥砖石结构的锁皮厅式建筑),室内重梁挂柱,花棂?稚取L们坝幸敲牛臣洌?大门
5年前

| 阅读(157) | 评论(0)

又名王家祠堂,坐落在桓台县新城镇新立村街北,是为祭明代王重光而建。 该祠初建于1588年(明万历十六年)建成,当时规模宏大,但现存面积只有原来的三分之一。祠院南北长88米,东西宽43米,占地3784平方米。院内有正堂5楹
5年前

| 阅读(293) | 评论(0)

坐落在桓台县新城镇南村大街北端,是为祭明王象乾及其父、祖父、曾祖父所立,因他们都官至太子太保、兵部尚书,故名。石匾额“四世宫保”四字传为明书法家董其昌书。?? 此牌坊建于1619年(明万历四十七年),系砖石结构,呈中间高
5年前

| 阅读(225) | 评论(0)

位于周村区王村镇西铺村,系明末户部尚书毕自严故居的主体建筑之一。蒲松龄曾在此执教数十年。该阁为双层楼阁式建筑,高8米,面阔3间(10.4米),进深1间(6.7米)。硬山顶,单檐泥瓦石基砖墙、木架结构。檐下有斗拱,脊檐皆饰
5年前

| 阅读(272) | 评论(0)

1957年全市第一次文物普查时发现,主要分布在淄川区寨里乡寨里与大张村之间的高地上,面积约22万平方米,窑址耕土层下为瓷片堆积层,厚约40~100厘米。经历年整平土地和局部发掘,先后出土大量瓷片,均为青釉。器类简单,多为
5年前

| 阅读(176) | 评论(0)

昌国故城又名昌城。位于张店区沣水镇刘家村南,西临沣水(又名猪龙河),东依涝淄河。今昌城村座落在遗址中部。ゲ国故城是古代齐国的邑地。战国时燕将乐毅伐齐胜后,-为昌国君,即此。自汉至北魏,皆于此置昌国县,至隋而昌国之名不见于
5年前

| 阅读(348) | 评论(0)

景公殉马坑位于齐国故城郭城东北部,今临淄区齐都镇河崖头村。原系春秋时期齐国公侯的一大墓地,今已探出大、中型墓二十余座,其中在五号墓周围发现了这一举世罕见的殉马坑。 五号墓是一座“甲”字形大墓。墓室南北26米,东西23米,
5年前

| 阅读(183) | 评论(0)

1...154155156157158159160...521 521页 到第
博文分类
最新评论